相机光圈决定画面虚实层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样的场景,专业摄影师拍出来主体突出、背景朦胧?秘密藏在光圈叶片里,当把光圈开到f/1.8时,镜头就像人眼聚焦时瞳孔收缩,只有主体清晰呈现,去年给婚庆公司跟拍,新娘头纱的蕾丝在f/2.8下化为彩色光斑,而收小到f/8后,连背景酒店招牌上的锈迹都清晰可见,要提醒的是,大光圈虽然好看,但拍集体照时若有人站前后排,可能只有一个人的耳朵是实的。
快门速度能冻结时间也能拖出轨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摄运动会时,1/1000秒可以凝固篮球砸进篮网的瞬间,但用1/30秒拍摄流水,水面就会变成丝绸,有个学员在夜市用三脚架尝试2秒长曝光,结果烤鱿鱼的烟雾在照片里变成了幽灵般的白色飘带,不过要注意,手持拍摄时如果速度低于1/焦距,比如用50mm镜头时低于1/50秒,画面很可能因为手抖报废。
ISO感光度是把双刃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昏暗的咖啡馆里把ISO调到3200,确实能拍到清晰的拿铁拉花,但放大看会发现咖啡表面的肉桂粉变成了彩色噪点,这就像用劣质放大器听音乐,音量大了却充满杂音,有次帮服装店拍冬装画册,坚持用ISO400配合慢门,虽然需要反复重拍,但毛衣的绒毛质感比直接开高感真实十倍。
构图三分法不是万能公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把人物放在九宫格交叉点上确实保险,但拍摄孤独感主题时,故意把老人放在画面最边缘,反而能强化空荡街景的萧瑟,记得在古镇采风时,有个学员坚持把灯笼居中构图,我让他试着把灯笼压到左下角,让右上角露出半扇雕花木窗,画面突然就有了故事性,当然打破规则的前提是,你得先知道规则长什么样。
白平衡错误能制造特殊情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自动白平衡下雪景应该是冷白色,但手动调到阴影模式后,整个雪地会泛出诡异的蓝调,这种"错误"反而适合表现科幻感,去年拍冰雕展时,故意用荧光灯白平衡模式,让本应透明的冰雕泛出青紫色,主办方后来把这组照片用作暗夜主题海报,不过要注意,拍产品画册时要是敢这么玩,客户可能会让你重拍到天亮。


 Sun阳光仔
 Sun阳光仔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