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基础教程
了解你的手机摄像头
很多人以为拍照就是按下快门,但连自己手机的摄像头参数都不清楚,怎么可能拍出好照片?打开手机设置,找到相机参数,看看你的主摄光圈多大、有没有超广角或长焦镜头,比如华为Mate系列主摄通常是f/1.6大光圈,适合暗光拍摄;而iPhone的广角镜头畸变明显,拍建筑时要小心边缘变形,下次拍夕阳时,试试切换到长焦镜头压缩空间感,你会发现同样的场景瞬间有了电影感。
光线是摄影的魔术师
为什么专业摄影师总在清晨或黄昏拍照?因为这时候的光线角度低,质感柔和,就像给景物蒙上一层金纱,中午顶光拍人像会在眼窝投下难看的阴影,但若非要这时候拍,可以让人物站在树荫下,用手机HDR模式平衡明暗,记住一个铁律:顺光拍色彩,侧光拍纹理,逆光拍剪影,遇到阴天别沮丧,这种天然柔光箱最适合拍静物特写,咖啡杯上的蒸汽都能拍出绒毛感。
构图决定照片的呼吸感
九宫格线是藏在手机里的秘密武器,但别机械地把主体放在交叉点上,拍奔跑的宠物时,故意在前方留出空白空间,画面就有了动势,遇到对称建筑时关闭网格线,用中央构图强化庄严感;而拍街边小摊时,故意把主体放在右下角,留出左侧的热气腾腾的空间,观众能闻到香味似的,俯拍早餐时手机别正对餐盘,45度角既能展示食物层次,又不会让咖啡杯变形得像被踩扁。
后期是第二次创作
直出党常嘲笑修图不真实,可胶片时代暗房师傅做的调整比这狠多了,手机修图不是加滤镜就完事,拉低高光找回天空细节,提升阴影让暗部透气,这种基础操作就像炒菜放盐一样必要,遇到色彩杂乱的照片,试试Snapseed的「色调对比度」功能,它能神奇地把杂乱色块归整成和谐调色盘,记住导出前另存副本,否则就像写完作业不保存,白忙活一场。
打破规则才能形成风格
所有教程都会教你不要逆光拍摄,但故意对着太阳拍,让镜头产生光晕,反而能营造回忆滤镜般的朦胧美,都说拍照要手稳,可适当晃动手机却能拍出王家卫风格的拖影效果,多观察你喜欢的电影画面,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对称构图,或是《天使爱美丽》的浓郁色调,用手机模仿这些视觉语言,比死记参数进步更快,毕竟摄影是观察力的艺术,设备只是实现想法的铅笔。


 Warm温暖光
 Warm温暖光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