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对光线才能拍出通透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举着相机就按快门,结果照片不是过曝就是灰蒙蒙的,其实清晨8点前和下午4点后的"黄金时刻",阳光斜射会让建筑纹理和皮肤质感更立体,去年在敦煌拍沙漠,正午拍出的驼队像被漂白了,等到傍晚光线变成琥珀色,沙丘的明暗层次立刻活了过来,遇到阴天也别急,试试把白平衡调到"阴天模式",能中和掉那种发青的调子。
构图要懂得做减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游客照常见的毛病就是把所有东西都塞进画面,在故宫拍红墙时,与其和旅行团抢中轴线,不如蹲下来只拍屋檐一角与蓝天形成的几何构图,三分法"不是铁律——在冰岛黑沙滩拍玄武岩柱时,故意把地平线压到画面底部1/5处,反而突出了岩石的压迫感,遇到杂乱的背景,开大光圈虚化掉,手机用户可以用人像模式。
动态场景要预判高潮瞬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街头艺人喷火表演时,连拍模式比单张靠谱得多,但真正关键的是观察表演节奏:通常吸气时肩膀会先下沉,这个动作出现后0.5秒就是火焰最旺的时刻,在奈良拍小鹿点头讨食,发现它们耳朵会先抖动两下,这时手指就该放在快门上,体育摄影里的"陷阱对焦"也适用旅游:预先对焦在威尼斯贡多拉必经的桥洞边缘,船一入框就抓拍。
人物互动比摆拍更生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让朋友站在景点前比剪刀手早过时了,在清迈夜市尝试偷拍同伴试吃炸昆虫的扭曲表情,比刻意摆拍有趣十倍,有个诀窍:请对方做连续动作(比如系鞋带、翻地图),用连拍捕捉中间帧,情侣合影可以设计剧情——假装给对方拍照时,其实在拍她手机屏幕里映出的晚霞,这种"画中画"效果去年在洱海边试过,朋友圈点赞破了百。
特殊天气要反套路拍摄
雨天常让人收相机,但去年在杭州灵隐寺遇到暴雨,屋檐滴水在石灯笼上溅起的水花,用1/1000秒高速快门凝固后竟有水墨效果,雾天别急着抱怨,重庆晨雾中的长江索道用长焦压缩空间感,能拍出《银翼杀手》式的赛博朋克,记住极端天气要保护好设备,塑料袋套住镜头留个洞,用橡皮筋扎紧就能应急防潮。


 Bird飞鸟翔
 Bird飞鸟翔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