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长焦镜头压缩秋日空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你想让满山红叶像油画颜料般层层堆叠时,70-200mm这类长焦镜头会成为秘密武器,试着站在高处对准远处山坡,焦距拉到150mm以上,突然发现原本稀疏的树冠在视觉上变得密不透风——这就是焦距欺骗空间的魔法,有个常被忽略的细节:拍摄时最好有薄雾天气,否则空气透视会让远景发灰,记得三年前在香山,我等到太阳刚爬过山脊的十分钟,晨雾未散而光线已透,长焦下的枫叶林就像被熨平的金红色绸缎。
逆光拍摄如何让秋叶透亮发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看见那些在阳光下透明如琉璃的银杏叶吗?秘诀是让太阳斜射在叶片背面,但直接怼着太阳拍只会得到惨白的剪影,这里需要点小把戏:找棵形态好看的树作为主体,让树干挡住太阳中心点,此时叶片边缘会泛起金边,而镜头眩光会变成浪漫的光斑,有次在午后三点的芦苇丛,我蹲到膝盖发麻才等到风停的瞬间——逆光里每一根芦花都成了发光的水晶簪子,这时候点测光要对着亮部测,否则相机会误判成夜景。
阴天怎样拍出秋雨的忧郁质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别急着收相机,铅灰色天空其实是天然的柔光箱,去年在西湖边遇着细雨,我裹着雨衣拍残荷,发现阴云能把荷叶的枯黄衬出古瓷开片似的纹理,关键是把白平衡调到5500K以上,否则画面会泛青,带把透明伞当道具,雨滴在伞面凝结时对焦最近处,背景虚化的柳条会变成朦胧的绿色烟雾,有人问为什么不用闪光灯?试试就知道了,补光只会毁掉阴天特有的氤氲层次,就像往龙井茶里加方糖。
晨雾中的秋草怎么拍出空气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起早的人才能拍到大地呼吸的模样,霜降后的清晨,草尖挂着露珠的野草地最适合用大光圈制造虚实结界,有个反常识的操作:把曝光补偿加0.7档,雾气才不会显得脏,我常带个喷壶,在逆光位置给蜘蛛网补点人工露珠——别笑,这招比后期加光效自然得多,当第一缕阳光刺破雾气时,蹲低机位让光束从草穗间隙穿过,你会看见丁达尔效应把最普通的狗尾巴草变成了发光的水母触须。
落叶特写怎样避开杂乱背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俯拍落叶总像在拍凶案现场,试试把相机贴地仰视,找片形态完整的枫叶,用广角镜头抵近拍摄,让落叶成为透光的彩色玻璃,而背景蓝天自然变成纯色画布,有个容易翻车的细节:自动对焦常会锁定到远处云彩,记得切换手动对焦,去年在京都寺院,我趴在地上拍红叶时,老僧人笑着递来块硬纸板——原来垫在相机下面能避免沾到晨露,这可比三脚架低调多了。


 Charm魅力者
 Charm魅力者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