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人像摄影需要哪些典型元素
拍摄时若少了青砖黛瓦或雕花窗棂,画面就像缺了盐的汤,我曾让模特倚在仿古回廊的朱漆柱旁,阳光透过镂空花窗投下斑驳影子,这时发现深色背景反而让旗袍上的刺绣更跳脱,但要注意,道具堆砌过度会变成古董店陈列——去年在拙政园见过一位同行,让模特同时执团扇、油纸伞还配了景泰蓝香炉,画面挤得喘不过气,关键要像国画留白,选一两件典型物件就够了。
如何用光线塑造古典韵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以为柔光箱万能,但拍琵琶女特写时,我用单灯模拟烛光效果更惊艳,光线从45度角打来,在模特鼻翼投下细长阴影,像古画里的工笔晕染,有次傍晚在徽派老宅拍摄,西晒光透过窗棂形成天然格栅,模特脸上的光斑竟呈现出宣纸纹理,不过要当心,强光直射会让绸缎面料反光成塑料布,这时用纱帘过滤就像给光线蒙上蝉翼纱。
服装配色怎样呼应环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新手让穿大红汉服的模特站在红墙前,整个人像要融进背景里,后来在故宫拍摄时,我让模特改穿松花绿比甲,朱红宫墙立刻成了活画框,这就像包粽子,粽叶和糯米要颜色错落才好看,去年秋天在银杏林拍摄,模特的藕荷色马面裙与金黄落叶形成冷暖对比,但裙摆绣的银杏叶纹样又悄悄呼应了环境,这种细节比直白的撞色更耐看。
摆姿如何借鉴传统艺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要求现代人摆出敦煌飞天姿势,结果往往像落枕,我常让模特先观察戏曲水袖动作——不是照搬,而是提取"欲左先右"的韵律感,拍执扇动作时,提醒模特手腕要像握毛笔般悬腕,食指与扇骨形成微妙夹角,有次拍剑舞主题,模特总把剑举得像晾衣杆,后来让她回想书法中"悬针竖"的力道,剑尖瞬间有了气韵,记住古人讲究"劲在意先",肢体放松时反而更显风骨。
后期调色怎样避免糖水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狂拉饱和度,把青砖调成荧光绿,活像网游特效,我习惯先降低整体明度,再单独提亮石青色、赭石色等矿物颜料色系,修园林人像时,会把绿色通道里的黄色抽掉些,这种"老翡翠"质感比鲜亮的塑料绿高级,有张在雨巷拍的作品,故意保留青灰调子,只在油纸伞边缘略施藤黄,就像在徽墨上点了抹金箔,切记水墨画讲究"墨分五色",而非网红滤镜的夸张色调。


 Smart聪慧星
 Smart聪慧星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