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是用光影写诗的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别人看到落叶只是垃圾,摄影师却能发现叶脉里藏着的金色河流,他们像诗人一样敏感,只不过用的不是钢笔而是镜头,比如拍摄逆光下的蒲公英,普通人嫌刺眼,摄影师却会蹲下来调整角度,让每根绒毛都变成发光的琴弦——这时候光圈得收小到f/8以上,否则高光会吃掉所有细节,这种选择就像诗人推敲字句,多一分少一分都破坏韵律。
摄影师是和时间谈判的商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见过凌晨四点礁石上的三角架吗?那是摄影师在用耐心兑换晨光,拍银河时要和月亮抢时间,月光太强星星就消失,得像菜市场砍价般精确计算月升月落,去年在沙漠拍星轨,我裹着睡袋等了三小时,结果云层突然捣乱,这种时候不像商人能索赔,只能掏出备用方案:改成慢门拍流云,反而得到意外收获,技术参数?快门线锁住30秒,ISO硬扛到3200,噪点总比空白强。
摄影师是给现实施魔法的巫师
为什么同一座山,游客拍出来像明信片,摄影师拍完却让人屏住呼吸?秘密在于他们偷偷修改了现实的比例尺,用200mm长焦压缩距离,让远山紧紧贴着前景的枯树;或是用广角镜头把脚下野花拍成森林,这些把戏就像巫师的咒语,上周指导学员拍咖啡杯,让他们把手机倒贴桌面俯拍,蒸汽突然就有了火山喷发的戏剧感——根本不需要PS,换个角度就是新世界。
摄影师是专门制造矛盾的手艺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好照片往往诞生于技术参数的互相打架,想要背景虚化就得开大光圈,但光圈太大焦内又容易发软;追求慢门流水效果却怕过曝,得在ND镜片数和快门速度间来回拉扯,这就像厨师既要保持牛排嫩度又要煎出焦壳,火候差五秒就前功尽弃,去年拍瀑布时我较劲了:偏不用ND镜,把ISO降到50,光圈缩到f/22,结果快门得1/2秒——水流是雾化了,树枝却被风吹糊了,你看,完美主义在摄影里就是个甜蜜的陷阱。
摄影师是替万物保管灵魂的守夜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婚礼现场没人注意母亲攥紧的纸巾,但摄影师会突然蹲下,用85mm镜头截取那段褶皱里藏着的紧张,他们像守夜人巡视在生活的边界,专门打捞那些即将消失的微光,记得有次拍临终关怀病房,窗边向日葵明明枯萎了,逆光下却像在燃烧,当时立刻改用点测光对准花瓣,过曝的背景反而强化了生命最后的倔强,这种画面不讲究黄金分割,打动人的是镜头后面那颗愿意慢下来凝视的心。


 Smart聪慧星
 Smart聪慧星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