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课程的收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掌握了光线的运用技巧
以前总觉得阳光越强照片越好看,直到在逆光环境下拍出一张全黑的侧脸,老师指着教室窗户说:"你看那束斜射光,像不像切蛋糕的银刀?"原来光线需要"裁剪"——用反光板补阴影,或让模特转动15度,鼻梁立刻浮现立体感,上周拍咖啡馆静物,故意用百叶窗制造条纹光影,拿铁杯沿的亮边突然有了跃动的节奏。
我理解了构图的动态平衡
总把主体放在正中间,拍出来的照片像证件照,观察老师展示的渔夫撒网照片,网绳向左下角延伸,右上角却留出飞鸟平衡画面,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玩跷跷板,两头重量不同就得调整距离,上周拍广场上的孩子,故意让秋千荡向画面边缘,反向留出奔跑的小狗,静止的照片居然有了"下一秒"的期待感。
我发现了色彩的隐藏对话
以为调色就是让蓝天更蓝,直到对比自己拍的西红柿——阴天时像蒙了灰布,晴天时却红得发紫,老师让我们用手机拍同一朵花,结果二十个人交出二十种黄色,原来色彩会"吵架":穿蓝裙子的模特站在橙墙前,颜色会互相撕扯;换成米白墙,裙摆的波纹反而开始轻声歌唱,昨天拍夜市烧烤摊,故意保留霓虹灯管的品红与炭火的橙黄对撞,烟火气瞬间扑面而来。
我学会了等待决定性瞬间
曾连续按快门五十次拍跳广场舞的大妈,选片时发现全是模糊的手臂,老师播放布列松的照片:"你看这个跨过水洼的人,水花凝固的弧度像不像他踮起的脚尖?"这才明白所谓"瞬间"不是碰运气,而是预判,上周守候在跨江大桥,等轮渡的阴影刚好切割桥墩时按下快门,钢筋铁骨突然有了水墨画的留白。
我重新认识了失败的底片
最初总急着删除拍糊的照片,直到老师展示他故意抖动的樱花特写——虚焦的花瓣竟像洇开的宣纸,那些过曝的、失焦的、构图失衡的底片,突然变成藏着密码的藏宝图,前天暴雨中相机进水,慌乱间拍到雨滴在镜头上炸开的畸变光影,反而比精心调参的夜景更让我心跳加速,原来摄影课教会我的终极技巧,是保留对意外惊喜的贪婪。


 雨中聆听心声
 雨中聆听心声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