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拍照才好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是照片的灵魂
为什么同样的场景,别人拍出来像油画,你拍出来像草稿?问题往往出在光线上,正午的硬光会在人脸投下难看的阴影,试试在日出后1小时或日落前拍摄,此时光线柔和得像被纱帘过滤过,逆光拍摄时别急着躲——让阳光从侧后方45度打过来,发丝会泛起金边,但记得用反光板给面部补光,否则就成了剪影艺术。  
构图要懂得做减法
新手常犯的错误是把所有东西塞进画面,就像往一碗面里加十种浇头,记住三分法则:把画面横竖各分三等份,主体放在交叉点上,拍人像时,脚底紧贴画面下缘会显腿长,头顶留白三分之一则避免压抑,遇到杂乱的背景怎么办?蹲下来用天空当背景,或者开大光圈虚化掉电线杆和垃圾桶,简单粗暴但有效。  
快门速度藏着魔法
拍奔跑的宠物总糊成一片?把快门调到1/500秒以上,连狗毛飞扬的瞬间都能定格,但拍摄雨丝或车流时,故意放慢到1/30秒,就能让光线拖拽出丝绸般的轨迹,有个反常识的诀窍:手持拍摄别用1/60秒这种尴尬速度,要么低于1/30秒上三脚架,要么干脆提到1/125秒以上,否则最容易手抖。  
后期不是造假是调味
总有人说"直出才是真实",但就像炒菜不放盐,生硬的原始照片需要适度调味,拉高阴影找回暗部细节,降低高光避免过曝,比直接加滤镜高级得多,皮肤修图别用一键磨皮——局部提亮眼白,轻微增加嘴唇饱和度,这种"隐形修图"才自然,记住调色时盯着 histogram 最右端,一旦出现"悬崖"就说明亮部细节已经丢失。  
互动感比技术更重要
为什么有些照片技术完美却像标本?试着在按下快门前问被拍者:"你小时候最开心的记忆是什么?"捕捉他们回忆时的微表情,拍孩子就别喊"看镜头",突然问他"冰淇淋是什么颜色的",抓拍瞪大眼睛的瞬间,好的摄影师都懂:让被拍者忘记相机的存在,照片才会呼吸。


 Moon月光曲
 Moon月光曲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