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现场摄影技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需要提前熟悉场地光线
婚礼现场的光线往往复杂多变——酒店水晶灯刺眼、宴会厅角落昏暗、户外仪式时阳光又可能突然从云层里钻出来,去年在浦东某庄园拍摄时,新人坚持要在下午三点逆光位置交换戒指,结果面部阴影重得像被炭笔描过边,这时候别急着开闪光灯,先把相机调到点测光模式对准新人脸部,曝光补偿加1.5档,你会发现暗部细节突然有了生机,就像煮溏心蛋要掐准秒表,控制光线也得讲究火候。
长焦镜头能帮你偷到真情流露
70-200mm这类长焦镜头是婚礼摄影师的隐形斗篷,记得有次新人父亲在台下偷偷抹眼泪,我躲在十五米外用200mm端拍摄,压缩后的背景让泪光在虚化的香槟塔衬托下格外动人,但别全程当"狙击手",广角镜头在抢亲环节就更有优势——当新郎被伴郎团起哄做俯卧撑时,16-35mm镜头能同时囊括扭曲的表情和满地玫瑰花瓣,这种画面张力就像火锅里突然咬到的花椒,让人猝不及防却印象深刻。
预判比连拍更重要
相机高速连拍听起来很保险,但真正的好照片往往来自预判,新人交换戒指前会有0.5秒的停顿,母亲整理头纱时手指会不自觉地颤抖,这些微表情转瞬即逝,我习惯观察新人的小动作:比如新娘总爱用左手撩头发,那她扔捧花时大概率也会先甩左臂,这就像老茶客凭水汽就知道壶要开了,经验比技术参数更可靠。
别让构图死在黄金分割线上
三分法构图确实稳妥,但婚礼不是数学考试,当新娘的拖尾婚纱在楼梯转角铺成扇形时,故意把主体压在画面最右侧,留出大块空白反而更有戏剧性,有次拍摄新郎单膝跪地的镜头,我特意把求婚戒指放在前景虚化处,后景清晰的新郎就成了"画中画",这种非常规构图就像往拿铁里撒辣椒粉,打破常规才能刺激视觉神经。
备用电池要像创可贴随身带
永远别相信相机电量显示,去年深秋在佘山教堂,低温让电池续航直接腰斩,仪式进行到一半时三块电池全报红,现在我的西装内袋总藏着两块满电电池,就像总带着创可贴的人——平时觉得多余,关键时能救命,另外记得给闪光灯也备好五号电池,某些关键时刻,能连续输出三十次的全功率闪光,比任何摄影技巧都实在。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