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摄影培训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机参数设置决定画面质感
很多学员第一次拿到相机时,总会被密密麻麻的按钮吓到,其实就像学开车要先了解油门和刹车一样,掌握光圈、快门、ISO这三个核心参数就能拍出好照片,上周在东湖拍摄时,有位学员想把湖面拍出丝绸般的效果,却总得到模糊的画面,我让他把快门降到1/15秒,配合三脚架使用,立刻拍出了理想的效果,快门速度就像眨眼的快慢——快速快门能定格瞬间,慢速快门则记录时间的流动。
构图法则让照片会说话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着舒服,有些却让人感觉杂乱?这就涉及到构图的学问,在汉口老租界带学员实践时,我常强调"三分法"和"引导线"的运用,比如拍摄江汉关大楼,把主体放在画面右侧三分之一处,既能突出建筑细节,又留出了江面的空间感,有个常见的误区是总把主体放在正中间,这就像说话时一直用单调的句式,再美的内容也会显得乏味,下次拍黄鹤楼时,不妨试试把楼体放在左上交叉点,让天空和长江自然形成视觉引导。
光线运用是摄影的灵魂
摄影是用光的艺术,这个道理在户部巷拍摄时尤为明显,正午的顶光会在人脸投下难看的阴影,而清晨或黄昏的侧光却能勾勒出建筑的立体感,上周有个学员抱怨在晴川阁拍的人像总显得平淡,我让他改用逆光拍摄,配合反光板补光,立刻得到了发丝都在发光的梦幻效果,光线就像调味料——同样的食材,不同的用光方式会呈现完全不同的"风味"。
后期处理是二次创作
很多人以为好照片都是直接拍出来的,其实就像做菜需要调味一样,适当的后期能让作品更出彩,在培训班电脑教室,我演示过如何用Lightroom调出武汉长江大桥的金属质感,有位学员的夜景照片原片灰蒙蒙的,通过提高对比度和局部提亮桥体灯光,立刻有了电影般的质感,但要注意的是,后期就像化妆——过度修饰反而会失去真实感,保持画面的自然过渡才是关键。


 Fun欢乐派
 Fun欢乐派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