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器材需要专人专岗管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就像手术刀必须由护士清点保管,摄影器材也得有明确责任人,某次外拍时,某剧组把三脚架随手放在大巴行李舱,结果颠簸导致云台齿轮卡死,建议建立"谁使用谁签字"的电子台账,长焦镜头这类精密设备还需记录使用时的环境温湿度,你知道为什么专业摄影棚的器材柜要配除湿盒吗?因为镜头霉斑往往在雨季过后才会显现,等发现时维修费可能比租金还贵。
电池管理要遵循"三不原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要混用、不要放空、不要暴晒——这是用200块相机电池换来的教训,见过婚礼跟拍师同时给5块电池充电,结果充电器过热触发保护断电,仪式开始前才发现所有电池都只充了30%,正确的做法是像管理口红试色卡那样,用不同色标区分新旧电池,满电的贴绿色胶带,充电中的贴黄色,还记得2018年某纪录片团队在北极遭遇的电池冻僵事件吗?他们后来在电池仓贴暖宝宝的做法,可比带备用电池聪明多了。
镜头清洁必须破除三个迷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以为镜头纸越贵越好,其实医用脱脂棉蘸蒸馏水反而更安全;迷信气吹能解决所有灰尘,却不知道CMOS上的顽固颗粒需要专用粘棒;最要命的是觉得UV镜能代替保养,某次高原拍摄的案例证明,劣质UV镜产生的眩光会让后期调色师多花8小时修图,正确的清洁流程应该像牙医洗牙:先用毛刷扫大颗粒,再用果冻笔粘附微尘,最后用镜头笔螺旋擦拭,你猜为什么天文摄影师都在凌晨清洁器材?因为那时空气中的浮尘最少。
存储卡管理要像对待支票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有人把32张存储卡全放在零钱袋里,结果婚礼照片因静电损坏索赔12万,专业做法是给每张卡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格式化次数和错误率,有个商业摄影师发现,连续使用200次后的SD卡,即便能正常读取,写入速度也会下降40%,这就好比同一支钢笔,写满5本日记后出墨就不顺畅了,重要拍摄前要不要做磁盘碎片整理?其实相机自带的低级格式化更靠谱,就像给仓库货物重新码放比简单打扫更彻底。
器材运输必须对抗五种惯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摄影箱放在汽车后备箱时,90%的人会忽略横向固定带,某次山区拍摄中,价值15万的电影镜头就是因为急刹车撞开了箱盖锁扣,运输时要像保护蛋糕那样:防震泡沫要裁出器材轮廓,干燥剂得用无尘包装,三脚架必须拆解倒置,航空托运特别要注意气压阀——去年有批镜头从高原运回时,就因为没拧开防潮箱的气孔,内镜组出现了水雾凝结,为什么顶级摄影指导的器材箱永远贴着"开箱静置2小时"的标签?这是给器材适应温差的缓冲时间。


 Snow雪花飘
 Snow雪花飘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