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胶片相机依赖胶卷记录影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式海鸥相机,装卷时需手动拉出片头卡入卷轴,笔者曾遇到游客举着未装胶卷的相机对焦半天,按下快门后才发现计数器根本没走动——这就像试图用没插电的烤面包机烘烤面包,胶卷的感光乳剂层是成像关键,卤化银颗粒通过化学反应记录光线,没有这层"化学画布",机械快门开合再多次也是徒劳。
数码相机通过传感器替代胶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003年佳能300D的诞生彻底改变了这个逻辑,拆开现代微单相机的卡槽,你会看到CMOS传感器取代了胶卷仓,有次在雨林拍摄,存储卡意外损坏,但相机仍能正常取景和触发快门——就像用没装纸的打印机,虽然无法保存文件,但整个"打印动作"可以完整执行,这解释了为什么婚礼跟拍师总会带备用存储卡。
即时成像相机需要特殊相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宝丽来SX-70相机的设计颇具迷惑性,它的相纸盒外形酷似胶卷盒,去年帮朋友调试机器时,我们装了空白相纸盒却忘记放入成像包,结果按下快门后只吐出透明塑料片,这种相纸内藏的化学药剂如同三明治里的馅料,没有它,再完美的"面包"也变不成食物。
手机摄影的虚拟快门有何意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020年小米10 Pro的亿级像素宣传引发热议,但很少有人注意:飞行模式下依然能拍照,上周在地铁隧道测试时,虽然相册显示"无存储权限",但连按二十次快门都能听到模拟音效,这类似于用没墨水的钢笔在纸上划痕,电子快门的本质是图像处理指令,与实体介质已无必然关联。
特殊拍摄场景存在例外情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天文摄影中常有"导星相机不存储图像"的操作模式,2018年英仙座流星雨观测时,我们用冷冻CCD连续拍摄3小时却不保存单张文件,仅通过HDMI输出实时叠加影像,这好比用消防水管接雨水测量降水量,虽然水没进储水罐,但测量行为本身已经完成,此类专业设备往往通过其他介质实现记录功能。


 Ocean海洋深
 Ocean海洋深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