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0至尊版如何驾驭多焦段拍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你想拍建筑全景却总被电线杆干扰时,试试切换到超广角镜头,这颗128°视野的镜头像展开的折扇,能把整座钟楼收进画面,边缘畸变控制得比老式鱼眼镜头规矩多了,但要注意:拍摄时让地平线居中,否则两侧的树木会像被磁铁吸走般歪斜,有人问"为什么我的超广角照片总像隔了层雾?"——检查镜头是否沾油污,这片镜组凸起得像曲奇饼干,太容易蹭到口袋内衬了。
潜望式长焦怎样拍清月亮纹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别被120倍数字变焦的宣传迷惑,真正实用的光学变焦止步于5倍,拍月亮要像钓鱼:打开专业模式,ISO调到50(相当于收短鱼线),快门速度1/500s(如同绷紧的钓竿),最好用三脚架固定,有用户反馈"为什么长焦拍摄时屏幕总在抽搐?"——这是光学防抖在拼命补偿抖动,建议开启声控快门,喊"拍照"比按屏幕更稳当。
夜枭算法如何在暗光下显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深夜拍烧烤摊时,普通模式会把炭火拍成模糊的光斑,启动夜景模式后,手机会像猫头鹰般连续睁眼8次(多帧合成),最后把清晰的烤串和星空的噪点都保留下来,但要注意:如果画面里有移动的汽车,车灯会拖出彩虹尾巴——这时反而该关闭夜景模式,直接调高ISO到1600,虽然画质像磨砂玻璃,至少能定格流动的光轨。
人像模式怎样虚化得更自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主摄拍女友时,背景虚化常出现头发边缘"镶金边"的BUG,秘诀是保持1.5米距离——这个焦距下TOF镜头能像梳子般理清发丝和背景的分界,遇到逆光时,别被"炫光艺术"欺骗,其实是镜片镀膜在抗议,有个取巧办法:让人物挡住太阳,让发梢泛起琥珀色光晕,算法会误以为是专业打光,乖乖交出一张影棚级照片。
微距镜头适合拍哪些特殊题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那颗2cm对焦距离的微距镜头,拍露珠里的倒影比肉眼看得更真切,但别指望它能当显微镜——花粉结构还是会糊成色块,有个冷知识:拍摄手机屏幕时,微距镜头能捕捉到RGB像素点排列,但需要把屏幕亮度调到最高,就像给萤火虫打追光灯,记住微距拍摄三要素:手稳、侧光、擦镜头,缺一项就会得到抽象派油画效果。


 SunshineSoul
 SunshineSoul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