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系可以不艺考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摄影系招生存在多种录取路径
国内部分院校的摄影专业确实无需艺考,例如某些综合类大学的影视传媒学院,会通过文化课成绩或"摄影+高考"的综合分录取,但纯艺术类院校如北电、中传的摄影系,艺考仍是必经之路,这就像选择登山路线——专业艺术院校是陡峭的岩壁需要专业装备(艺考),而综合类院校则是缓坡步道(文化课),实际拍摄中,用手机也能创作获奖作品,但专业相机显然更能应对复杂场景,院校门槛差异同理。
非艺考生如何证明摄影能力
没有艺考成绩的考生,可以通过摄影赛事获奖、自媒体作品集、商业拍摄案例来展示实力,去年有位高中生用三年时间拍摄《菜市场光影》系列,凭借20组纪实照片获得平遥摄影展新人奖,最终被211大学破格录取,这类似于用实际战果代替军事演习——当你能拿出击落敌机的真实记录,谁还会要求你必须参加打靶测试?建议准备作品集时注意主题连贯性,比如专门深耕"城市建筑几何"或"乡村民俗"某一领域。
技术门槛与艺术感知的平衡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免艺考院校的摄影专业更侧重技术教学,如数码后期、影视灯光等实操课程,而艺术院校则强调观念表达,就像选择越野车还是跑车——前者教你应对各种地形(技术流),后者追求极限速度(艺术性),实践中发现,很多商业摄影师反而出身于理工科院校,因为他们更擅长用参数解决拍摄难题,比如计算复杂的光比公式,但过度依赖技术可能导致作品匠气,就像用数学公式写诗。
自学摄影如何弥补院校差异
非科班出身者需要建立系统性学习路径,建议按"器材操作→光影控制→主题创作"三阶段进阶,每周完成特定主题拍摄,用逆光表现金属质感"或"用慢门捕捉流动感",有个典型案例:杭州某程序员通过分析500幅获奖作品的光位图,自制反光板支架,最终拍出媲美专业影棚的人像作品,这就像烹饪,虽然没上过新东方,但反复研究菜谱和火候也能成为大厨,关键是要建立反馈机制,可通过摄影论坛或专业社群获得指导。
无论选择哪种入学路径,持续拍摄才是核心,正如布列松所说:"你拍的前一万张照片都是废片",真正的考场永远在镜头之后的世界里,院校只是提供工具箱,而如何观察和思考,取决于每个人独到的眼光。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