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镜头如何捕捉水面倒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想拍出清晰的倒影,首先得解决水面反光的干扰,试试蹲下来让镜头尽量贴近水面——这个动作就像用吸管喝饮料时调整角度避免气泡,通过改变视角能有效避开杂乱反光,某次在西湖拍摄时,我把手机镜头压到距离湖面不足5厘米的位置,突然发现对焦框锁定了倒映的雷峰塔,此时开启HDR模式能同时保留天空细节和水中暗部,风大的日子要抓紧时机,水面平静的片刻往往只有两三秒。
倒置手机为何能增强镜像效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把手机上下翻转拍摄听起来违反直觉,但这个动作相当于给现实世界装了块虚拟镜子,去年在青岛拍栈桥时,正构图总感觉倒影占比太小,当我倒持手机让镜头处于画面最下方,奇迹出现了:原本只占1/3的海面倒影突然扩展成对称构图,原理很简单,镜头越靠近反射面,镜像占比越大,就像用汤勺背面看自己的脸,勺柄越靠近眼睛,扭曲的镜像范围就越广。
后期裁剪怎样重构倒影比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摄时总留有余地,这是处理倒影的黄金法则,有次在雨后的停车场,我故意把手机举高拍摄积水中的高楼,原始画面中实景占了60%,导入修图软件后,通过16:9的裁剪把分界线压到画面正中,再用旋转工具微调0.5度——倾斜的地平线会立即破坏镜像的庄严感,这就像煎荷包蛋时把蛋黄摆在正中央,多一毫米的偏差都会打破视觉平衡。
偏振镜片在手机摄影中的妙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别以为偏振镜是单反的专利,夹片式CPL同样能让手机拍出通透倒影,上周用二十块钱的偏振镜拍小区喷水池,旋转镜片时发现个有趣现象:当刻度转到约150度位置,水面反光突然变成深蓝色,而倒映的云朵变得像玻璃下的印刷品般清晰,这类似于调节老式收音机旋钮找信号,要缓慢转动直到某个临界点,注意在傍晚使用时,偏振镜会吃掉1/3进光量,记得调高ISO到400左右。
玻璃幕墙倒影的拍摄陷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现代建筑的玻璃幕墙看似理想的倒影载体,实则暗藏玄机,去年在陆家嘴天桥想拍环球金融中心的倒影,却发现玻璃的淡绿色镀膜让画面像隔了层雪碧,后来发现距建筑45度角、选择深色玻璃区域拍摄最理想,这就像挑选西瓜时找纹路清晰的区域拍打——不同材质的反射面需要针对性对待,阴天拍摄效果反而更好,柔光能减弱玻璃本身的色彩干扰。


 雨中聆听心声
 雨中聆听心声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