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作品

中国摄影杂志推荐,中国摄影杂志精选推荐,捕捉光影艺术的经典之作

相机光圈决定画面虚实层次为什么同一场景下,有些照片主体清晰背景模糊,有些却前后都清楚?关键在于光圈数值的选择,以拍摄人像为例,当使用f/1.8大光圈时,模特的睫…

相机光圈决定画面虚实层次

相机光圈决定画面虚实层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一场景下,有些照片主体清晰背景模糊,有些却前后都清楚?关键在于光圈数值的选择,以拍摄人像为例,当使用f/1.8大光圈时,模特的睫毛纤毫毕现,而身后杂乱的街道自然虚化;但若改用f/11小光圈拍摄集体照,所有人的面部细节都需要清晰呈现,这就像用眼睛聚焦——盯着近处物体时,远处自然会模糊,但放眼眺望整片风景时,前后景物又都纳入清晰范围。

快门速度捕捉动态瞬间

快门速度捕捉动态瞬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摄奔跑的宠物时,1/1000秒的快门能凝固腾空的爪子,而1/30秒则会拍出流动的残影,这种差异类似快速眨眼与长时间凝视的区别:前者像按下暂停键观察细节,后者则像用目光追随运动轨迹,需要注意的是,手持拍摄时若慢于1/60秒,画面容易因手抖变模糊,此时可以借助窗台、围墙作为临时支架。

ISO感光度平衡画质与亮度

ISO感光度平衡画质与亮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昏暗的室内音乐会该用多高ISO?提升感光度确实能获得更明亮的画面,但就像调高收音机音量会伴随杂音,ISO超过3200时照片会出现明显噪点,实际拍摄中,可以尝试先开大光圈,再将ISO控制在1600以内,最后用快门速度微调曝光,比如拍摄烛光晚餐时,用f/2.8配合ISO800,既能保留暖调氛围,又不会让暗部出现彩色噪斑。

构图引导线塑造视觉焦点

构图引导线塑造视觉焦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有些风景照让人不自觉看向远方?观察铁轨、河流或围墙这类延伸线时,它们会像看不见的箭头指引视线,拍摄城市街道时,可以等待行人走到透视线交汇处再按下快门——这类似于舞台追光灯的效果,让观众的注意力自然落在主角身上,若画面缺乏明显引导线,通过调整拍摄角度让树枝、影子形成对角线,也能创造动态平衡。

白平衡还原真实色彩温度

白平衡还原真实色彩温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晨拍出的照片总偏蓝怎么办?相机的自动白平衡常被特殊光线欺骗,就像人眼在钨丝灯下久了会误以为白色纸张真的发黄,拍摄雪景时,手动设置5500K色温能消除蓝色倾向;而拍摄黄昏时,保留6000K以上的暖调反而能强化霞光效果,遇到混合光源的夜市,可以对着灰色地砖做自定义白平衡,相当于给相机戴上"色彩矫正眼镜"。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