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作品

如何成为国家地理摄影师,如何成为国家地理摄影师,从入门到专业的终极指南

如何成为国家地理摄影师你需要掌握野外生存与拍摄的平衡在荒野中等待一只雪豹的出现可能需要三天三夜,但相机电池只能支撑八小时,这就是现实矛盾——最精彩的瞬间往往出现…

如何成为国家地理摄影师

如何成为国家地理摄影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需要掌握野外生存与拍摄的平衡

在荒野中等待一只雪豹的出现可能需要三天三夜,但相机电池只能支撑八小时,这就是现实矛盾——最精彩的瞬间往往出现在你最疲惫的时刻,曾有位摄影师在阿拉斯加追踪灰熊时,不得不把备用电池塞进贴身口袋用体温防冻,同时用熊喷雾在帐篷外围画警戒圈,技术装备要轻量化,但防寒衣物、干粮、急救包一样不能少,你的镜头再昂贵,在棕熊眼里还不如一块巧克力能量棒有吸引力。

你必须像动物一样理解光线

清晨五点的高原上,阳光会像液态黄金般漫过藏羚羊的脊背,但数码相机的动态范围永远追不上人眼的适应力,这时候得学会"欺骗"传感器:对着阴影处测光后增加两档曝光,或者直接用手动模式把快门控制在1/1000秒,有次在纳米比亚拍火烈鸟群,我发现自己犯了个低级错误——逆光拍摄时没开镜头遮光罩,画面像蒙了层雾气的浴室玻璃,自然光不需要柔光箱,但需要你比太阳起得更早。

你得重新学习地理课没教的事

教科书说亚马逊雨林年降水量2000毫米,但没告诉你镜头在湿度90%的环境里会结出蘑菇,雨季拍摄时,我把相机套在超市保鲜袋里,镜头处剪个洞用橡皮筋固定,有张获奖的树蛙照片就是这么拍的,代价是手动对焦时得隔着塑料袋摸准对焦环,还有更隐蔽的知识:某些保护区的经纬度坐标故意标注偏差,真正的好机位得用三包香烟向当地向导交换。

你要把伦理准则刻在快门上

拍到濒危物种的巢穴位置该公开吗?去年在云南,我眼睁睁看着几个观鸟者为了拍黑颈鹤起飞,反复扔石块惊扰鸟群,后来这张照片即便入围决赛也被我撤稿了,国家地理的黄色边框不仅是荣誉,更是枷锁——有时候需要主动调低ISO,让画面保持应有的黑暗,就像拍摄部落仪式时,宁可欠曝也不开闪光灯惊扰神圣时刻,真正的难题从来不是技术参数,而是当你的取景器里同时出现完美构图和道德红线时,能否松开食指。

你得让运气成为可控变量

所有人都想知道怎么拍到雪豹,但没人愿意听"在海拔4500米蹲守47天"的真相,有位前辈教我用牧民计算牦牛产仔期的方法预测野生动物活动:观察岩羊粪便的新鲜程度,记录旱獭第一次出洞的时间,有年冬天在蒙古,我根据乌鸦盘旋的轨迹找到狼群狩猎现场,这比任何长焦镜头都管用,最珍贵的照片往往诞生于计划之外,但你必须做好全部准备才能迎接这种意外。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