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法让画面呼吸更顺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想象把取景器横竖各划两条等分线,形成九宫格,把主体放在任意交叉点上,比如拍人像时让眼睛落在右上格点,画面立刻摆脱呆板,海边拍落日时,地平线压在下三分线,留出三分之二天空给晚霞,比居中切割更有层次感,有人问:"为什么非要偏离中心?"其实就像摆放餐桌,主菜稍偏一侧反而能腾出空间摆配菜。
引导线带着观众眼睛去旅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铁轨、河流或是栏杆,这些天然线条都能成为视觉导游,拍摄老街时,让青石板路的曲线延伸向尽头的灯笼,观众视线会不自觉地跟着走,但要注意线条不能"撞墙"——突然中断的引导线会让人困惑,曾有学员抱怨:"我拍的桥明明有栏杆,怎么还是显得乱?"检查发现桥墩截断了线条走向,后来改用侧面角度让栏杆形成连续斜线,问题迎刃而解。
框架构图给故事加个画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门窗、树丛甚至双手搭成天然画框,主体就像被装裱的油画,在古镇拍摄时,我常让模特站在圆拱门中央,石框既突出人物又交代环境,不过要警惕"画框吃主体"的情况——某次用枫叶做前景,结果红叶占比太大反而淹没了人物,这就像送礼,包装再精美,重点还是里面的礼物。
负空间让孤独更有力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面积的留白不是浪费,而是给情绪腾地方,拍单只飞鸟时,故意让天空占据七成画面,渺小的身影反而更有冲击力,新手容易犯"填空强迫症",总觉得空白处要加点什么,有次看到学员拍的沙漠,骆驼周围插满枯草,原本的苍凉感全无,撤掉杂乱前景后,干净的沙丘线条终于唱起了主角。
对称构图要打破完美才生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完全对称像镜面倒影,但加点"破绽"更耐看,拍摄古典建筑时,让左侧廊柱多露出半根,或是等个行人走过右侧空地,记得有张获奖作品:对称的雨巷里,唯独左边伞面缺了个角,这种刻意的不完美反而成了记忆点,就像梳得一丝不苟的头发,挑出几缕发丝才显得自然。


 花朵绽放笑颜
 花朵绽放笑颜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