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如何拍好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决定人物的立体感
为什么同一张脸在阳光下显得轮廓分明,阴天却像一张白纸?手机拍摄人物时,光线的角度比强度更重要,侧光能让人物的鼻梁、下巴投下自然阴影,比如让模特站在窗前,阳光从45度角斜射过来,皮肤的质感会立刻提升,逆光拍摄时记得开启HDR模式,否则人脸容易黑成剪影,傍晚的"黄金一小时"光线最柔和,但别让模特完全背对太阳——发丝边缘漏一点光,比整个背影发光更有层次。
背景要为人像服务
见过太多人举着手机追着孩子跑,结果拍出一堆杂乱的玩具和半截沙发腿?往后退三步,或者蹲下来放低机位,立刻能让背景从客厅变成干净的墙面或天空,户外拍摄时,用手机的人像模式虚化背景,但别完全依赖算法——观察实际环境,让背景的线条(比如栏杆、树枝)自然引导视线到人物,如果背景有鲜艳色块,让人物穿素色衣服;反之,穿亮色衣服能跳出灰暗背景。
动态表情比摆拍更生动
"笑一笑"三个字最容易制造假笑,试试让模特转头看远方再突然回眸,或者抓拍撩头发、系鞋带的瞬间,给孩子拍照时,不如直接说"看看树叶后面有没有松鼠",他们眼里的好奇比僵硬的"茄子"手势珍贵十倍,运动状态下长按手机快门连拍20张,总能挑到一张手臂摆动最自然的,注意,动态拍摄要调高快门速度(专业模式里选1/250秒以上),否则跑步的人物会糊成影子。
后期修图不是万能橡皮擦
用美颜软件推脸型就像捏橡皮泥,推太过连下颌角都消失了,局部提亮眼神光比整体磨皮更重要——用手机修图软件的画笔工具,把瞳孔和高光部分轻微增亮,能让照片立刻有神,肤色发黄时别直接加冷滤镜,试试单独降低橙色饱和度,裁切是二次构图的好工具:头顶留白太多?裁到发际线以上三指宽;人物太小?放大到占画面三分之二,背景只留一侧有延伸感。
视角变化打破常规
蹲着拍三岁小孩,得到的永远是鼻孔视角,把手机放在地面仰拍,让孩子弯腰看镜头,突然就有了童话感,高个子拍矮个子朋友时,手机举过头顶斜向下45度,比平视角度更显脸小,遇到特殊场景别吝啬创意——透过咖啡馆玻璃上的水珠拍人像,或是利用反光的地面积水拍倒影构图,关键是要打破"举起手机就按快门"的习惯,先绕模特转一圈,总能发现意想不到的角度。


 SnowflakeWonder
 SnowflakeWonder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