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摄影师报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摄类型决定基础价格
婚礼跟拍和产品静物看似都是按快门,报价可能相差十倍,去年有个甜品店老板拿着手机拍的蛋糕图问我:"这种照片你们收800是不是太贵了?"我当场用单反重拍了同款蛋糕——当焦外奶油呈现丝绸质感,糖霜反光带着星芒效果,他立刻理解了专业设备的溢价,商业拍摄中,服装画册需要搭配模特和造型师,建筑摄影要等特定光线,这些隐形成本都会折算进报价单。
设备损耗是隐藏成本
客户常疑惑为什么带两台相机的摄影师要加价,这就像质问厨师"你多带把刀也要算钱?",我的5D4快门寿命30万次,拍一场汽车发布会就要消耗2000次快门,更别说镜头防潮箱里那支24-70mm,去年维修超声波马达就花了2800元,有次拍珠宝,客户要求用90mm微距镜头,事后发现镜片镀膜被红宝石反光灼伤,这种风险成本自然要分摊到报价里。
后期修图时间容易被低估
见过最离谱的砍价理由是"你们按个快门就完事了",某次接餐饮菜单拍摄,客户坚持按张数计价,结果看到生蚝照片要修掉壳上每根毛刺,三文鱼要调整脂肪纹路清晰度,最后50张图修了整整两周,现在我的报价单会明确标注:基础调色3小时起,精修人像每张40分钟起,就像理发师不会因为剪短发就少收费,修图师的时薪也该得到尊重。
紧急订单会产生附加费用
上周有个服装品牌临时要求次日拍摄秋装新品,这种"加急费"相当于深夜叫外卖的配送费,凌晨四点我带着助理布光时,他嘟囔着"这够买三杯咖啡的钱",我指着窗外:"看见那辆5000块日租的发电车没?影棚正常供电要等到上午十点。"特殊时期产生的设备租赁、人员加班费用,就像暴雨天的出租车计价器,数字跳动得理直气壮。
长期合作能优化成本
老客户总好奇为什么第二次拍摄便宜了,这就像常去的咖啡馆给你免了打包费,给某电商平台连续拍摄三年后,我已经记住他们所有产品的摆放角度,连修图预设都是专属的,有次他们临时增加20款袜子拍摄,我直接沿用之前的布光方案,省下的3小时就转化成了折扣,但新客户首次合作需要试错成本,就像第一次约会总要挑贵餐厅,这个道理在报价单上也成立。


 Joy欢乐颂
 Joy欢乐颂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