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法让画面呼吸更顺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想象把取景框横竖各划两条等分线,形成九宫格,四个交叉点就是天然的视觉焦点——这比把主体怼在正中央聪明得多,拍人像时,把眼睛放在右上交叉点,留出视线方向的空间,画面立刻有了流动感,遇到湖面倒影时,地平线压在下方1/3线上,天空占比更大,反而比五五分割更有层次,下次拍早餐咖啡,试试把杯柄对准左下交叉点,桌面的光影会自动引导视线。
引导线能牵着观众鼻子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公路、栏杆、树枝这些线条都是天然的视觉绳索,在火车站拍铁轨时,让轨道从画面左下角斜穿到右上角,观众的视线会不自觉地跟着铁轨走向远方,但要注意线条不能太杂乱,就像给人指路不能同时指八个方向,拍老街巷弄时,利用两侧墙壁形成的透视线条,把尽头的灯笼作为终点,这种构图连不会拍照的大爷都能看懂门道。
框架构图给画面装上画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窗户、门洞、拱桥都是现成的天然相框,在徽派建筑前,透过圆形漏窗拍马头墙,比直接拍整面墙有趣十倍,但别被框架困住思维——树杈形成的空隙、双手比划的心形,甚至眼镜框都能当临时画框,有次拍夜市糖画,特意蹲下用铁锅边缘框住老师傅的手,锅沿的油渍反而成了最好的氛围装饰。
负空间让主体学会独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留白不是偷懒,而是给主体腾出表演舞台,拍飞鸟时,故意让天空占画面三分之二,小鸟虽然变小了,反而更有孤绝的诗意,但留多少白才算够?这就像煮粥加水,少了糊锅,多了泄味,拍茶室插花时,在花枝左侧留出整块白墙,花瓣的影子投在墙上,比塞满整个画面更有东方韵味。
打破规则前要先会规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故意把人物挤在角落,让地平线歪成30度角,这些反常规操作确实能出彩——前提是你知道常规该什么样,就像先学会正楷才能玩狂草,我见过新手把樱花拍得头重脚轻,还硬说是"创新构图",有次暴雨前拍广场鸽,故意让鸟群集中在右下角,左上角留出乌云压城的天空,这种失衡反而强化了压迫感,但这是算准了视觉重量后的刻意为之。


 Sunny心晴
 Sunny心晴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