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摄影师需要掌握基础器材操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以为按下快门就能拍照,但相机不是傻瓜遥控器,手动模式下调整光圈就像给水龙头拧阀门——开得太大画面会"淹死"(过曝),拧得太紧又像干旱(欠曝),记得有次拍婚礼,新人切蛋糕时我忘了检查ISO,结果全场照片像撒了层胡椒面似的噪点,这个教训值三万块。
摄影师要培养构图直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构图法则背得再熟,不如菜市场大妈摆水果的本能,三分法线像切西瓜的刀痕,但遇到叛逆的主体就得打破规则,上周拍儿童写真,孩子突然把冰淇淋糊在镜头上,歪斜的构图反而让画面活了起来,规则是地图,迷路时反而能找到新大陆。
光线把控决定照片生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自然光像青春期孩子的脾气,清晨的柔和光线转瞬就会变成正午的暴君,有次拍珠宝反光板角度偏差5度,客户戒指上的钻石就成了块玻璃,棚拍时我常把柔光箱比作炖汤的火候——猛火会烧焦阴影,文火才能熬出质感层次。
后期处理要懂得适可而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修图软件像美容院的玻尿酸,过量注射会让照片变成塑料娃娃,见过有人把晚霞调成荧光粉,比广场舞大妈的丝巾还刺眼,我的原则是:调色像腌咸菜,尝着刚好时就停手,第二天味道才会自然,去年修建筑照片,客户要求把阴天P成星空,这种订单不如直接画漫画。
摄影师得学会与对象沟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再好的镜头也拍不出紧闭的心门,给老人拍照要先听半小时战争故事,给孩子拍照得随身带泡泡水,有次拍企业家肖像,他始终像被欠债似的绷着脸,直到我问起他创业时摆地摊的往事,眼角皱纹里才溢出真实的骄傲,相机其实是根吸管,要先把情绪搅动起来才能吸到精华。


 幽径独赏芬芳
 幽径独赏芬芳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