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法构图让画面呼吸更自由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起来像被硬塞进画框?试试将主体放在横向与纵向三等分线的交点上,拍摄落日时,把地平线压在下三分线,留出三分之二给霞光翻涌的天空,画面瞬间摆脱呆板,这个法则本质是打破对称——就像端一碗热汤走路,刻意让汤面微微倾斜反而比四平八稳更不易洒。
引导线构图会偷走观众视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铁轨、河流或成排的树木都是天然的视线小偷,去年在古镇拍砖墙时,我故意让斑驳的墙缝斜穿画面,结果所有朋友都说目光不由自主滑向了尽头的红灯笼,但要当心矛盾的陷阱:过于笔直的线条会显得刻意,让相机稍微歪斜5度,反而能制造"不经意"的动感。
框架式构图给世界装上画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见过用现实中的物体给照片镶边吗?老茶馆的雕花窗框、隧道口的圆弧顶,甚至两片交叠的树叶都能成为天然相框,上周拍故宫角楼时,我蹲着透过石狮子的腿部取景,琉璃瓦突然有了"被窥视"的故事感,不过要警惕画框喧宾夺主——就像端详首饰盒时,没人会盯着绒布衬里看。
对角线构图打破安稳的催眠咒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横平竖直的构图总让人犯困?试着把山坡的轮廓、模特的肢体或建筑的飞檐摆成对角线,去年拍篮球少年起跳时,我让他的手臂与篮筐铁网形成交叉斜线,静态照片竟拍出了"下一秒就要灌篮"的错觉,这招就像跷跷板,失衡的瞬间才最扣人心弦。
负空间构图用空白讲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留白真的是浪费画面吗?给单只飞鸟留出大片天空,或在肖像照侧方保留一堵灰墙,沉默的区域反而会替主体发声,记得有次拍渔夫收网,我让三分之二的画面充满雾气弥漫的湖面,结果那艘小木船在空白中显得格外孤独,这就像说话时恰到好处的停顿,比喋喋不休更有力量。


 Angel天使心
 Angel天使心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