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拍摄影师用什么相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跟拍摄影师需要高感光性能的相机
婚礼或活动跟拍常遇到昏暗的室内环境,这时候ISO开到6400以上是家常便饭,比如尼康D850虽然画质细腻,但暗光下噪点像撒了芝麻的蛋糕,反倒是索尼A7S III这类专攻高感的机型,哪怕ISO飙到12800,画面依然干净得像刚擦过的玻璃,去年拍晚宴时,我用老款5D Mark IV被迫开闪光灯破坏氛围,而同行举着A7S III的哥们却能靠天花板射灯拍出油画质感——这就是传感器技术的代差。
跟拍摄影师依赖快速对焦系统
抓拍新娘扔捧花的瞬间,对焦速度比猎豹扑食还关键,佳能R5的眼部追焦能让焦点像磁铁吸住回形针般锁定人物,而某些入门微单的对焦框总像喝醉的蜜蜂到处乱飘,有次跟拍马拉松,发现索尼A9的实时追踪功能甚至能预判选手变向轨迹,这就像足球守门员提前预判罚球路线,不过要注意,某些场景需要手动关闭"对焦辅助灯",否则在 solemn 的仪式上突然亮起绿灯,堪比在教堂里按响汽车喇叭。
跟拍摄影师选择轻量化机身
举着设备连续工作8小时,相机重量直接关系到第二天能不能抬起胳膊,松下S5IIX这类镁合金机身的微单,比传统单反轻了至少两个苹果的重量,但有人质疑"轻飘飘的机器没有专业感",这就像非要说沉重的算盘比计算器更有仪式感——关键看你是要摆拍器材,还是要真实记录画面,我见过举着1DX III的摄影师在婚宴后半程换上了手机拍摄,而用富士XT5的同行全程灵活穿梭得像采蜜的蜂鸟。
跟拍摄影师重视双卡槽设计
当新人交换戒指的RAW文件只存在单卡槽里,突然显示"读取错误"时,血压能瞬间超过马拉松冲刺,专业机型如尼康Z8的双CFexpress卡槽,相当于给重要数据上了双保险,去年暴雨天跟拍,主卡槽意外进水,幸亏备份卡完好保存了所有仪式照片,不过也有同行认为云备份更可靠,这就好比有人坚持用纸质地图导航——技术没有绝对优劣,关键看工作流程的适配性。
跟拍摄影师考虑镜头群扩展性
拍订婚宴需要35mm拍环境人像,转眼换85mm拍特写时,发现镜头卡口不兼容就尴尬了,佳能RF卡口虽然性能强悍,但第三方镜头选择少得像沙漠里的绿植,反观索尼E卡口,从2000元的国产大光圈到8万元的电影头应有尽有,记得有次临时要拍微距对戒,租用适马65mm F2 DG DN当天就能送到,这种灵活性对跟拍师来说,就像厨师拥有整个调味品仓库。


 Charm魅力者
 Charm魅力者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