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捕捉儿童灵动的眼神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孩子仰头望向镜头时,瞳孔里那抹星芒般的光斑往往成为照片的灵魂,尝试将窗户或反光板置于孩子视线延长线上,让自然光以30度角斜射入瞳孔,曾有位父亲抱怨总拍出"黑洞洞"的眼睛,后来发现是让孩子背对阳台站立——这就像试图用锅底当镜子,光线方向完全错误,光源面积越大,眼神光越柔和,阴天时可用白色床单自制散射屏。
玩具道具该怎么用才不显刻意
绒毛玩偶和彩色积木经常把照片变成商品展示图,关键在于制造"正在进行时"的错觉,拍摄三岁女孩时,我让她用玩具听诊器给泰迪熊看病,抓取她皱眉诊断的瞬间,比起命令孩子"假装笑",不如设计微型情景剧:吹泡泡时突然戳破泡泡,或让哥哥偷偷扯妹妹的发绳,这些动态互动产生的表情,比摆拍生动十倍。
为什么你总拍不到清晰的运动瞬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追焦失败的照片里,孩子永远像被打了马赛克,除了快门速度要保持在1/500秒以上,有个反常识的技巧:预判动作轨迹时,该对着肚脐眼而非脑袋对焦,孩子奔跑时重心起伏大,但躯干中段移动最稳定,就像用网兜捕蝴蝶,如果只盯着翅膀扑闪肯定落空,要看准身体的飞行路线,室内拍摄时可开启AF-C连续对焦,配合高速连拍模式。
如何处理儿童肖像的复杂背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游乐园的彩色气球和客厅的玩具堆最容易毁掉构图,有个土办法:让孩子站在离背景墙三米远的位置,用f/2.8光圈拍摄,杂乱的元素会自动融成色块,有次在幼儿园拍摄,我把红色消防栓和绿色垃圾桶恰好虚化成圣诞配色的朦胧光斑,如果环境实在混乱,不妨主动制造框架——让孩子钻进树洞或趴在窗台,用自然景物形成视觉引导线。
怎样让害羞的孩子放松面对镜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强行逗笑只会得到僵硬的嘴角,我发现模仿孩子的行为特别有效:当四岁男孩躲在妈妈腿后时,我也蹲下来藏在相机后面数"三二一",他突然探头查看的刹那正好按下快门,食物也是天然破冰剂,给两个孩子分一根橡皮糖让他们拉扯,或者让宝宝用手指蘸酸奶涂在鼻尖,这些带着生活气息的小把戏,比专业引逗师的口哨更管用。


 时光留下痕迹
 时光留下痕迹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