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分类主要有题材导向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什么决定了怎么拍,这是老法师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比如街头摄影要等人物姿态与背景广告牌形成荒诞对比,而风光摄影则得凌晨四点蹲守山巅——前者靠瞬间直觉,后者拼体力耐力,见过有人举着70-200mm镜头在菜市场转悠吗?那八成是搞纪实摄影的,长焦能避免惊扰被摄者,但若换成婚礼跟拍,这支镜头就会错过新娘父亲颤抖的手部特写,题材像不同型号的滤网,会筛出完全不同的拍摄逻辑。
摄影的分类主要有技术实现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快门速度1/4000秒能凝固蜂鸟振翅,30秒长曝光却让海浪变成雾绸——技术参数不是冰冷数字,而是塑造视觉语言的黏土,为什么星空摄影必须用大光圈?因为星光比路灯暗20万倍,这就像要求你在烛光下看清报纸上的蚂蚁爬行痕迹,但技术参数也会打架:想拍雨丝得用慢门,背景行人却因此糊成鬼影,这时候就要在背包里备好ND减光镜,它像给镜头戴墨镜,既保住了雨丝形态,又避免画面过曝。
摄影的分类主要有设备驱动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别信"手机也能出大片"的鬼话,拍体育赛事时,每秒20张连拍的方块机就是比手机快五倍,但设备选择其实是道减法题:扛着600mm定焦头爬长城拍日出,到山顶才发现三脚架云台螺丝不匹配,这教训比任何摄影课都深刻,微距镜头拍水珠折射的七彩光斑确实惊艳,可若换成24mm广角,同样的水珠就沦为画面里的噪点了,设备像不同口径的吸管,喝珍珠奶茶和品红酒绝不能混用。
摄影的分类主要有后期主导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人说直出片才显功力,可商业摄影的修图师能把你家楼下垃圾桶P成赛博朋克场景,见过HDR合成失败的照片吗?天空蓝得像泳池消毒片,暗部却泛着诡异的紫光——这就像往火锅里同时倒麻酱和香油,堆栈技术能解决光比难题,但30张包围曝光素材会让电脑风扇哀嚎,后期不是遮羞布,而是二次创作:给樱花人像加青橙色调,要像调鸡尾酒那样控制洋红曲线,多1%都像得了黄疸病。
摄影的分类主要有传播载体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杂志跨页大图需要保留天空细节,而短视频平台更爱高饱和度的九宫格,为什么ins网红总把暗角拉满?因为手机屏幕小,暗角能像舞台追光般引导视线,但同样的手法用在展览巨幅输出时,四周黑边会变成吞噬画面的黑洞,印刷品要考虑CMYK色域损失,就像翻译外文诗歌必然流失韵律,而电子屏的RGB模式则像新鲜榨取的果汁,色彩永远比印刷品鲜艳三分。


 诗意弥漫心间
 诗意弥漫心间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