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托举孩子创造视觉焦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实则考验拍摄时机和力量分配,父亲双手托住孩子腋下举过头顶时,要注意孩子腿部自然弯曲的弧度——过于绷直会像木偶,过分弯曲又显邋遢,建议母亲在侧面45度位置张开手臂作保护状,既形成三角构图,又避免画面失衡,曾有摄影师在沙滩拍摄时遇到难题:海风让孩子裙摆乱飞遮挡面部,后来改用父亲将孩子举在逆光位置,飞扬的衣角反而成了光影装饰。
错位站立制造空间层次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人并排站立是家庭照常见败笔,像超市货架上的商品陈列,尝试让母亲坐在前景台阶,父亲站在中景靠右位置,孩子则躲在父亲左后方探出脑袋,这种"躲猫猫"式站位会产生剧场般的景深,比后期虚化背景更自然,某次公园拍摄中,摄影师让穿红色外套的孩子藏在父母身后只露肩膀,结果红色块在秋景中成了点睛之笔,这比全家都穿亲子装更有视觉张力。
利用肢体接触传递情感温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生硬摆拍的家庭照总像被绑架的合影,试试让孩子的小脚踩在父母鞋面上,三人自然前倾形成向心力,这个动作要抓拍第3-5次尝试,初次往往因重心不稳变成滑稽的摔跤现场,曾有客户抱怨孩子总不看镜头,后来改拍父亲用胡茬蹭孩子脸颊的瞬间,孩子躲闪时的笑容比任何"茄子"口令都真实,相机的连拍模式在此刻比昂贵镜头更重要。
道具运用要服务故事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气球、泡泡枪这些道具用不好会喧宾夺主,更聪明的做法是选择有延续性的物品:父亲读书时孩子偷翻书页,母亲系围裙孩子拽衣角,某次厨房拍摄中,面粉袋意外打翻形成的白色烟雾,反而让三人惊慌又大笑的互动胜过精心设计的场景,道具如同炒菜的盐,撒太多会毁掉食材本味,关键要让物品成为情感催化剂而非主角。
动态抓拍胜过静态摆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要求孩子对着镜头微笑,得到的往往是假面晚会效果,不如设置简单游戏:父亲把孩子抛向母亲方向时抓拍空中瞬间,这种拍摄需要将快门调到1/800秒以上,并提前用丝巾测试抛投轨迹,有个反常识的技巧:动态拍摄时反而要缩小光圈到f/5.6左右,因为大光圈容易让移动中的某个人物脱焦,就像煮火锅时所有食材都在翻滚,但汤底才是味道的根基。


 MoonbeamGrace
 MoonbeamGrac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