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作品

摄影专业是什么类,摄影专业属于艺术类还是技术类?

摄影专业是什么类很多人第一次接触单反时,会对着模式转盘上的「P/A/S/M」发懵:这些字母到底在指挥相机做什么?其实摄影专业的核心,就是通过技术控制光影的化学反…

摄影专业是什么类

摄影专业是什么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第一次接触单反时,会对着模式转盘上的「P/A/S/M」发懵:这些字母到底在指挥相机做什么?其实摄影专业的核心,就是通过技术控制光影的化学反应,下面我们从四个具体场景拆解它的本质。

快门速度是时间的剪刀

当你拍摄奔跑的宠物狗,照片里出现虚化的残影,这不是相机故障,而是快门速度追不上运动节奏,把1/500秒比作快刀斩乱麻,那1/30秒就像用钝刀切年糕——前者能凝固水花飞溅的瞬间,后者会让瀑布变成丝绸,有个实验很有趣:用相同焦距拍摄电风扇,1/1000秒能看清每片扇叶,1/60秒却得到半透明的幻影翅膀。

光圈像水龙头的阀门

为什么背景虚化的人像照更显专业?秘密藏在f值里,f/1.8的大光圈如同把水龙头拧到最大,光线汹涌而入,焦点前后就像被洪水冲散的沙堆,反过来,f/16的小光圈像涓涓细流,让前景的蒲公英和远山都纤毫毕现,有次拍摄咖啡馆菜单时,故意用f/2.8对准焦糖玛奇朵,结果背景的价目表化作彩色光斑,反而突出了主体。

ISO是敏感度的双刃剑

昏暗的演唱会现场,调高ISO确实能拍到歌手特写,但画面为什么会出现彩色噪点?这就像在黑暗里瞪大眼睛——瞳孔(传感器)过度紧张时,会把细微的光信号误判成真实细节,测试时发现,用ISO1600拍摄的星空,放大后能看到类似电视雪花点的红绿颗粒,而ISO200的长曝光虽然耗时,却保留了银河的丝绒质感。

白平衡是光线的翻译官

清晨拍的白衬衫在电脑上看为何发蓝?相机的自动白平衡有时会像迷糊的译员,把窗外的冷色调错译成「这是正确的白色」,有次在钨丝灯下拍料理,自动模式把金黄蛋包饭变成水泥灰色,手动设置3200K色温后才还原出食欲感,最保险的方法是拍RAW格式,后期能像调整翻译软件那样重新校准色彩。

这些技术参数的拉扯,本质上是在和光线博弈,下次遇到拍摄瓶颈时,不妨想想:是时间控制出了问题,还是光线分配不当?摄影专业分类的终极答案,或许就藏在这些选择题里。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