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大赛评比规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照片构图决定画面表现力
为什么有些随手拍的照片总让人觉得差点意思?关键在于构图这个基本功没练到位,三分法是最容易上手的构图技巧,把画面横竖各分成三等份,重要元素放在交叉点上,比如拍落日时,把太阳放在右上交叉点,左下角安排渔船剪影,画面立刻生动起来,但要注意,三分法不是万能公式,对称构图在拍摄建筑时反而更有冲击力。
光影运用考验拍摄功力
中午顶光拍人像总是显得面部扁平?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手机摄影爱好者,其实清晨和黄昏的斜射光最适合表现质感,45度侧光能在人脸形成自然的明暗过渡,遇到正午强光时,可以寻找树荫或建筑物阴影作为柔光罩,手机HDR功能是把双刃剑,开启后虽然能保留更多细节,但过度使用会让照片失去立体感。
主题表达需要明确焦点
拍美食时为什么总像在拍菜单?问题出在没有突出主体,靠近拍摄让食物占据画面三分之二,用大光圈虚化背景,撒上的香料颗粒都能清晰可见,但要注意控制虚化程度,完全模糊的餐具会让人失去场景代入感,拍摄人像同样如此,背景适度虚化既能突出人物,又能交代环境信息。
后期处理要把握分寸
为什么同样的滤镜有人用得高级有人用得俗气?关键在于度的把握,亮度调整建议控制在±20以内,饱和度提升不要超过15%,Snapseed的局部调整功能很实用,但同一张照片最好不要超过3处局部修改,后期是为了弥补拍摄时的不足,而不是改变照片的本质,过度美颜的人像照,皮肤像剥了壳的鸡蛋,反而失去了真实感。
创意呈现考验独特视角
为什么专业摄影师总能在普通场景发现新角度?因为他们习惯多走三步,拍城市风光时,试试把手机贴地仰拍,让摩天大楼产生夸张的透视变形,下雨天别急着收手机,窗玻璃上的水珠能制造天然柔焦效果,但要注意,特殊视角需要服务主题,为创新而创新反而会弄巧成拙。


 StarlightHope
 StarlightHop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