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照片如何选择人物服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汉服、旗袍、中山装这些传统服饰是首选,但别被"必须全套古装"的思维框住,去年在苏州园林拍过一组片子,模特穿着改良款对襟上衣配现代棉麻长裙,腰间系一条手工刺绣腰带,反而比全套汉服更显灵动,关键在于抓住盘扣、宽袖、流苏这些元素——就像炒菜时撒的那把葱花,看似不起眼却能激活整道菜的韵味,遇到深色木质背景时,记得让模特穿浅色系服饰,否则人物容易"陷"进背景里。
古典场景与现代光影怎样共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举着反光板在古建筑前手忙脚乱的样子,活像捧着圣旨的太监,其实阴天才是拍摄中国风的天然柔光箱,去年在徽州拍马头墙时,等来一阵薄雾天气,白墙黛瓦自然泛起青灰调子,如果非要晴天拍摄,试试让模特站在廊柱的阴影边缘,阳光斜切过半边衣襟,那种"半阴半阳"的过渡,反而比全程打灯更有水墨画的笔触感,窗棂投下的菱形光斑比圆形的补光灯更有说服力。
人物姿态如何避免摆拍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让模特端着茶盏45度角望屋檐?这招十年前就馊了,真正的好状态往往出现在动作的间隙——撩起裙摆准备坐下时,转身时广袖扬起的抛物线,有次在茶馆拍摄,让模特反复练习研磨茶叶的动作,直到她忘记镜头的存在,手腕自然垂落的弧度才终于有了宋代茶画的味道,就像包饺子要捏出"活边",人物动态也得留三分未完成的余地。
后期调色怎样守住中国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别被"青橙色调"这类网红预设带偏,故宫红墙配宝蓝色衣袍的经典搭配,放在LAB颜色通道里看其实是玫红与群青的碰撞,去年修复一组老照片时发现,民国时期的月白底色藏着微量品红,这种微妙的偏色就像宣纸经年的泛黄感,建议在曲线工具里单独提亮红色通道的中间调,比整体加饱和度更能还原朱砂颜料的质感,褪色感不等于低对比度,绢本古画上的墨线历经千年仍见筋骨。


 Moon月光曲
 Moon月光曲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