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摄影简单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掌握基础操作是第一步
按下快门谁都会,但想拍出清晰的照片,得先搞懂相机的基本设置,比如光圈、快门、ISO这三者的关系,就像炒菜时的火候、翻炒速度和调料比例——任何一个没控制好,照片就可能过曝、模糊或充满噪点,新手常犯的错误是用自动模式拍夜景,结果发现画面全是虚的,这是因为快门速度太慢手抖了,这时候就需要调高ISO或使用三脚架,就像端不稳汤碗就得找个托盘。
构图决定照片的呼吸感
很多人觉得“把主体放中间”就是构图,其实好的构图需要引导观众视线,比如拍人像时,如果背景杂乱,即使用大光圈虚化,人物的情绪也会被干扰,有次我在公园拍孩子,发现侧光打在秋千上比正面顺光更有立体感,于是调整角度让影子形成对角线,画面立刻有了动感,这就像写文章,平铺直叙不如设置悬念。
光线是摄影的魔术师
中午的烈日和清晨的斜光,拍同一朵花能呈现完全不同的性格,有次拍静物,我用白纸板当反光板给阴影补光,效果比直接开闪光灯自然得多,这类似煮泡面时加个鸡蛋——简单的调整就能提升质感,但阴天拍摄时,很多人抱怨画面发灰,其实柔光反而适合拍人像皮肤细节,关键是要学会利用环境光,就像雨天撑伞走路得找对角度。
后期不是作弊而是再创作
有人坚持“直出才是真实”,但适当的后期就像给照片穿上合身的衣服,一张欠曝的RAW格式照片,通过拉亮阴影能救回细节,就像蒸过头的鱼淋上酱汁还能挽救,但过度修图会让皮肤像塑料,和浓妆艳抹一样不自然,我修图时总问自己:这张照片想传递什么情绪?冷色调适合孤独感,暖色调适合怀旧,就像说话要看场合。
摄影像学自行车,开始觉得平衡、踩踏、转向都难,熟练后就能享受过程,它不需要天赋异禀,但得愿意观察、思考和反复尝试——毕竟连鸡蛋煎糊几次都能练出火候,何况是按下快门的瞬间呢?


 沉醉清风怀抱
 沉醉清风怀抱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