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圈决定了画面的虚实层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拧动镜头上的光圈环时,就像调节水龙头的阀门——f/1.8的大光圈如同全开的水龙头,大量光线涌入形成浅景深,背景融化成斑斓色块,拍摄人像特写时,故意让前景的蒲公英与背景的树丛同时失焦,反而能突出模特睫毛上凝结的霜花,但遇到集体照就得收缩到f/8以上,否则后排同事的脸会像隔了毛玻璃,有个矛盾现象:号称人像镜皇的85mm定焦镜头,当光圈开到最大时,模特的鼻尖和耳朵竟会不在同一焦平面上。
快门速度是凝固或流动的魔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雨天隔着咖啡馆玻璃拍照,1/500秒能冻住雨滴下坠时的水晶形态,而1/15秒会让雨丝拉长成银色琴弦,去年拍瀑布时犯过错误:误将ISO自动补偿当成快门优先,结果1/4秒的快门让奔腾水流变成了雾化的棉絮,运动摄影更考验预判——拍摄篮球扣篮的瞬间,其实要在起跳前就半按快门,因为人类神经反射延迟约0.3秒,等看到最高点再按早已错过。
ISO像敏感度与噪点的天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凌晨拍星空时把ISO调到3200,CMOS传感器就像突然戴上夜视仪,连银河暗部的星云都清晰可见,但放大后会发现星星周围裹着彩色噪点,这类似于调高收音机音量时伴随的电流杂音,现代相机有个隐藏特性:原生ISO(如640)时画质最纯净,但某些机型在扩展ISO(如50或102400)反而会损失动态范围,婚礼跟拍师常备双机身,不是炫富而是为了随时切换不同ISO的机器。
三者联动如同烹饪火候掌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摄逆光枫叶时,f/2.8配合1/1000秒能拍出透光的叶脉,但若此时ISO只有100,画面会暗得像剪影,这就像煮溏心蛋:大火快煮会爆裂(高快门),小火慢炖又凝固(低ISO),必须在中火时精准计时(平衡曝光),有个经典练习:用同一参数拍流动的溪水,仅通过调整三要素组合,能呈现从冰晶状到丝绸感的七种效果,下次遇到参数选择困难时,不妨自问:这张照片最需要保留的是动态瞬间、细腻层次,还是纯净画质?


 Flower花仙子
 Flower花仙子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