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决定了肤质的通透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新手举着相机就按快门,结果拍出满脸油光或死黑一片,其实光线就像化妆时的粉底——侧光能突出面部轮廓,但角度太陡会形成"刀刻纹";阴天柔光最保险,可缺少立体感,试试让模特站在树荫边缘,阳光透过树叶在脸上投下细碎光斑,既柔化了法令纹,瞳孔里还会映出星芒效果,记住避开正午顶光,下午四点后的"黄金时刻"连毛孔都带着蜜糖光泽。
镜头焦段能重塑五官比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广角镜头怼脸拍?除非你想收获一张鼻子占半张脸的表情包,50mm以上焦段才接近人眼透视,85mm简直是拍妹子的作弊器——它能把蒜头鼻压缩成小巧的翘鼻尖,但别死守公式,蹲下用35mm仰拍可以拉出两米大长腿,前提是让模特稍微低头收下巴,否则双下巴预警,遇到背景杂乱时,开大光圈虚化时记得留些前景,比如让她的手虚化在镜头前,画面立刻多了呼吸感。
引导姿势要打破人体工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让姑娘"自然站着"拍出来的往往是僵硬的电线杆,人体最放松的状态其实反常识:肩膀斜30度时锁骨线条最美,假装系鞋带的弯腰姿势能让腰臀比瞬间提升20%,遇到不会摆动作的,可以让她重复撩头发、翻包等动态,抓拍第三四次的动作最松弛,关键要制造假想情境:"想象有只蝴蝶要停在锁骨上",比直接说"肩膀放松"有效十倍。
后期调色不是美颜滤镜堆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把肤色调成墙白再猛加磨皮?这就像用油漆盖住木材纹理,保留肌肤质感的关键在于HSL工具:橙色控制肤色明度,洋红调节血气感,动这两项就能调出白里透红的效果,发黄的阴影区域别直接拉蓝色,先用曲线提亮暗部再加青,就像给汤底调味要分次加盐,记住每张照片的肤色矫正参数都不能套用,窗边逆光和咖啡厅暖光需要的配方天差地别。
环境元素要成为情绪助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人像不是抠图换背景,环境里的线条和色彩都在讲故事,让模特靠着砖墙时,引导她用手指轻触墙面,砖缝的粗粝感反而衬托肌肤细腻;遇到反光玻璃别躲,调整角度让倒影和她形成虚实对话,最怕"到此一游"式构图,樱花树下拍照时,与其让她傻站着,不如抓一片飘落的花瓣让她凝视,画面就活了,所有背景元素都应该像相声里的捧哏,不能抢戏但要默契接话。


 Hope希望羽
 Hope希望羽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