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光圈如何控制画面虚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顾客拿着刚买的50mm定焦头来店里抱怨:"为啥我拍人像背景总糊不掉?"这往往是因为光圈没开够,就像水龙头开得越大水流越急,f/1.8的光圈比f/5.6能产生更浅的景深,上周有位拍婚礼的客人,用我们推荐的85mm镜头全开光圈时,连新娘睫毛上的水钻都能把背景的霓虹灯虚化成彩色光斑,但要注意,拍集体照时若用f/1.4,后排人的鼻子可能比前排人的眼睛还虚——这时就得收缩到f/8。
快门速度怎样冻结动态瞬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常有家长问:"孩子踢足球老是拍糊怎么办?"这让我想起去年春熙路街头摄影师的故事,他用1/2000秒快门抓拍飞跃的麻雀,连翅膀上的雨滴都凝固定格,但代价是ISO必须飙到6400,反观拍奶茶店流水慢门,1/15秒能让珍珠落入杯中的轨迹拉出丝绸状弧线,店里展示柜第三排的快门线,就是专门为这种需要绝对稳定的场景准备的。
白平衡设置如何改变照片情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个月帮茶馆老板调试相机时,他困惑:"为啥拍出的普洱总泛蓝?"我们把5500K色温调到3800K后,茶汤立刻泛出琥珀光,这就像煮火锅时,清汤锅要配冷白光,牛油锅得用暖黄光才显食欲,器材城东门卖糖画的张师傅更绝,他故意用阴影模式拍麦芽糖,让金色糖丝透着淡淡的紫,像极了老胶片效果。
镜头焦距如何重塑空间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新手最爱问:"24mm和70mm拍同一个模特差别在哪?"上周帮大学生拍毕业照时做了实验:用广角镜头贴近拍,教学楼的罗马柱会产生夸张的透视变形;换成长焦退到操场另一端,人物与建筑的比例就正常了,但压缩感让背后的银杏大道变成金色幕布,柜台里那些UV镜磨损程度也说明问题——超广角镜头的总比长焦镜头的划痕多,因为使用者总忍不住往前凑。
三脚架云台怎么选更趁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经常遇到游客举着球形云台抱怨:"拍延时摄影总歪斜!"这让我想起给九眼桥拍夜景的老主顾,他换了我们推荐的三维齿轮云台后,能精确控制每0.5度的旋转,就像火锅店的鸳鸯锅,球形云台是"清汤派"——快速但粗糙;齿轮云台则是"牛油派"——调整慢但精准,展示台上那个沾着峨眉山雪的三脚架,关节处还留着摄影师急躁时拧变形的痕迹。


 Sun阳光仔
 Sun阳光仔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