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摄影部面试自我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如何理解摄影中的光影控制
很多人觉得阳光越强照片越好看,但正午的直射光反而会让模特脸上出现难看的阴影,去年夏天我给朋友拍校园写真时,特意选了下午四点左右的"黄金时刻",阳光斜穿过树叶形成的斑驳光影,比硬光直接打在脸上更有层次感,遇到阴天怎么办?其实柔和的散射光反而是人像的天然柔光箱,记得有次雨天在图书馆落地窗前,我用反光板补了点光,皮肤质感立刻通透起来。
我为什么坚持用M档拍摄
自动模式就像食堂的套餐,方便但总差口气,上学期拍运动会时,发现快门优先模式抓拍的跳高动作全是模糊的——相机不知道我要凝固瞬间,只会死板地保证曝光,后来改用全手动,把快门调到1/1000秒,虽然ISO得开到1600,但至少能看清运动员绷紧的小腿肌肉,这种控制感就像自己调火锅蘸料,刚开始可能手忙脚乱,但掌握后就能调出最对味的画面。
手机摄影的隐藏潜力在哪里
总有人说"单反才能出大片",但去年社团文化节,我反而用手机抓拍到最生动的画面——部长调试三脚架时,手机的超广角刚好能把整个后台忙碌的场景收进来,后来发现手机修图软件里的局部调整功能,能把被忽略的暗部细节拉出来,这就像给照片做针灸,找准几个关键点就能激活整个画面,不过要提醒的是,千万别依赖那些浮夸的滤镜,它们就像泡面里的调料包,吃多了会失去味觉。
我如何处理拍摄中的意外状况
记得第一次拍社团招新,准备好的50mm定焦镜头突然卡死,最后硬是用18-55mm狗头完成了拍摄,结果发现变焦镜头反而更适合抓拍不同距离的互动场景,这就像本来想煮意面却只剩挂面,但加点虾仁也能做出惊喜,现在我的相机包里永远备着备用电池和内存卡,毕竟好照片不会等你准备好才出现,最近还在学用闪光灯跳闪,虽然把活动室的屋顶蹭得都是反光,但总算解决了逆光合影脸黑的问题。


 忆起江南水乡
 忆起江南水乡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