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焦镜头是拉近远景的利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想拍清百米外的飞鸟却总像个小黑点?试试70-200mm或100-400mm的长焦镜头,去年在青海湖拍斑头雁时,400mm镜头能让30米外的鸟群填满半个画面,羽毛纹理都清晰可见,要注意的是,焦距越长越容易手抖,快门速度建议不低于焦距倒数(如200mm用1/250秒以上),三脚架在弱光时更是必备。
巧用手机数码变焦的隐藏技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机没有长焦镜头怎么办?先打开专业模式,把主摄像头分辨率调到最高,再用2-3倍数码变焦,上周拍小区玉兰花时发现:站在3米外用主摄1倍拍摄,后期裁剪和直接3倍变焦对比,后者画质反而更好——因为算法会调用多帧合成技术,记住超过5倍变焦就会明显模糊,这和用望远镜看月亮是一个道理。
后期裁剪比拍摄时更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专业摄影师总说"拍大不拍小"?2400万像素的相机,就算裁掉四分之三画面,还剩600万像素足够发朋友圈,去年在黄山拍日出,因为人群拥挤只能拍到远景山头,回家用Lightroom二次构图,把无关的云雾裁掉后,朝阳反而更有冲击力,关键是要用RAW格式拍摄,给后期留足调整空间。
前景遮挡制造视觉欺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没有专业设备时怎么拍出"近在咫尺"的效果?找树枝、窗户或拱门作前景,上个月在古镇拍钟楼,故意让老槐树的枝叶占据画面四分之一,透过树叶间隙拍摄的建筑仿佛触手可及,这和透过门缝看东西显得更大的原理类似,前景的参照物会欺骗大脑对距离的判断,记得用小光圈(f/8以上)保持前后景都清晰。
改变站位比调参数更有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老摄影师总在不停走动?尝试绕到建筑物侧面,用对角线构图能让300米外的电视塔"粘"在楼宇边缘,有次拍江对岸的灯塔,后退到堤坝斜坡下蹲拍,利用透视关系让灯塔与游船重叠,效果比单纯拉焦距生动十倍,近大远小"的透视法则,有时候往前跨三步胜过拧十圈变焦环。


 Charm魅力者
 Charm魅力者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