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摄影大赛总汇
摄影大赛如何选择合适题材
参加摄影比赛前,先问自己:这次比赛的主题是什么?是风光、人像,还是纪实?人与自然"主题赛,如果硬塞一张城市夜景,评委可能觉得跑题,去年某大赛获奖作品《牧归》,拍摄牧民赶羊群穿过金色草原,恰好呼应"生态和谐"主题,建议先研究往届获奖作品,揣摩评委偏好,再决定拍摄方向。
构图技巧决定作品第一印象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一眼就难忘?构图是关键,三分法、引导线、框架式构图都能提升视觉冲击力,但要注意,技术是死的,场景是活的——拍江南水乡用对称构图显呆板,换成渔船做前景的斜线构图反而灵动,曾有位摄影师在古镇赛中败北,后来发现获奖者用屋檐阴影构成天然画框,主体老茶馆瞬间鲜活,构图要为内容服务,别让规则捆住手脚。
光线运用是作品的灵魂
中午拍人像脸上全是阴影,怎么办?专业摄影师会等"黄金时刻"——日出后或日落前一小时,但遇到阴天也别慌,柔光反而适合拍静物细节,某次花卉大赛中,冠军作品用逆光拍出花瓣的透明质感,而同类顺光作品就显得平淡,建议随身带反光板,巴掌大的泡沫板也能救急,光线是免费的魔术师,关键看你会不会用它变戏法。
后期处理要把握分寸
修图软件能化腐朽为神奇,但过度处理会让照片像假面具,去年某赛事取消了一位选手资格,就因为天空蓝得不自然,正确做法是微调曝光、适当锐化,像做菜加盐——尝得出味但看不见颗粒,如果拿不准,不妨参考经典胶片色调,比如柯达金的温暖感或富士绿的清新度,后期是补妆不是换脸,真实感才是长久打动人的秘诀。
参加摄影比赛就像参加烹饪大赛,食材(题材)、刀工(构图)、火候(光线)、调味(后期)缺一不可,多拍多比较,下次站在领奖台上的可能就是你了。


 Peace和平鸽
 Peace和平鸽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