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作品

摄影艺术名词解释,摄影艺术专业术语解析

摄影艺术名词解释曝光三角决定画面明暗为什么有些照片亮得刺眼,有些却黑得像被墨水泡过?关键在于光圈、快门、ISO这三个齿轮如何咬合,比如拍摄黄昏时,若强行用f/1…

摄影艺术名词解释

摄影艺术名词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曝光三角决定画面明暗

为什么有些照片亮得刺眼,有些却黑得像被墨水泡过?关键在于光圈、快门、ISO这三个齿轮如何咬合,比如拍摄黄昏时,若强行用f/1.8大光圈配1/1000秒高速快门,得到的可能是漆黑一片——就像试图用吸管喝光游泳池的水,有次拍城市夜景,我把ISO调到3200仍嫌暗,最后索性架三脚架,让快门敞开“喝水”30秒,霓虹灯光就在传感器上淌成了丝绸。

景深控制像捏橡皮泥

“背景虚化”不是手机的专利,单反镜头拧到f/2.8时,前景的蒲公英和后景的远山之间,仿佛隔着一整个宇宙,但拍集体照时若还用大光圈,后排人的脸就会像被橡皮擦抹过,记得在胡同里拍猫,f/16的小光圈让瓦片墙的每道裂纹都清晰可辨,而猫须上沾的槐花反倒成了天然标尺,丈量着虚实之间的分寸。

白平衡是光线的翻译官

清晨窗台上的白瓷碗,在相机眼里可能是蓝幽幽的幽灵——除非你告诉它“这是5600K的日光”,就像老茶客能喝出水的来源,摄影师要读懂光线的“口音”,有次在钨丝灯下拍草莓蛋糕,自动白平衡把它变成水泥色,手动调到3000K后,奶油突然有了体温,最妙的是阴天拍古建筑,故意让白平衡偏紫,青砖就沁出了宋徽宗梦里的雨过天青色。

构图法则像重力定律

三分法线不是铁链,但无视它就像在冰面跳芭蕾,拍海岸线时把地平线压在画面上1/3处,浪花会自动在左下交叉点鞠躬,但遇到对称式建筑,打破规则反而更震撼——故宫角楼倒映在水中时,我让中轴线像刀锋般劈开画面,连倒影里的云都规整得像仪仗队,至于前景框架构图,老樟树的虬枝就是天然画框,框住茶农弯腰的瞬间时,连采茶声都似乎被装裱了进去。

动态模糊是时间的拖把

拍赛车用1/30秒快门,轮胎就甩出彗星尾巴;而拍瀑布用1/4秒,水帘就成了老神仙的胡须,但手持拍摄时,这点时间足够把埃菲尔铁塔扭成麻花,去年庙会上试拍舞龙,三脚架支在香炉旁,1/8秒的快门让龙鳞在烟雾里游动,香火头则在画面里划出朱砂符咒——原来相机早看透,所谓动态不过是静止的另一种排队方式。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