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门市销售如何理解客户需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顾客推开影楼玻璃门时,他们手里可能攥着手机里的参考图,或是带着模糊的想象,比如有位孕妇想要"梦幻但不要俗气"的孕照,门市销售得迅速拆解需求:她说的"梦幻"是指柔光效果还是童话布景?"不俗气"是否意味着避开粉色纱裙?这时候需要像老中医把脉一样,通过具体提问摸清偏好——"您平时穿衣偏素色还是亮色?"比直接展示样片更有效。
门市销售怎样将器材参数转化为卖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面对询问"为什么你家拍摄比手机贵"的顾客,直接报出"我们用哈苏H6D"等于对牛弹琴,有经验的销售会把4000万像素比喻成"能看清婚纱上的每根绣线",把16级动态范围说成"逆光时您的脸和窗外晚霞都能拍清楚",就像推销橙子时不说甜度值,而是"咬下去会爆汁",某次用这个话术,当场让犹豫的客人升级了高端套餐。
如何处理顾客对修图效果的争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修图师觉得完美的液化效果,顾客可能怒吼"这根本不是我",有对情侣因男生被修得"像蜡像"要求重拍,后来发现是门店显示器色偏导致,现在我们会用iPad给客人确认效果,就像裁缝量体时会让你照三面镜子,关键要建立共同标准:"您希望保留法令纹的天然感,还是稍微淡化?"提前锚定预期能省去80%售后纠纷。
套餐定价藏着哪些心理战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把8888元的婚纱套餐放在1999元套餐旁边不是偶然,这就像便利店把15元的矿泉水摆在2元水旁边——不是真想卖前者,而是让后者显得划算,但实战中我们发现,真正有效的套路是拆分服务:有位客人原本只想拍基础套系,得知加800元能租用设计师手作头纱后立刻心动,这和咖啡馆"加5元换购马卡龙"是同样逻辑。
为什么说选片环节决定二次消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客人盯着200张底片犯选择困难时,聪明的销售不会说"这张构图更好",而是引导回忆:"您看这张先生低头为您整理裙摆的瞬间,当时他是不是说了句特别的话?"当情感记忆被唤醒,加选入册率能提升3倍,这就像超市试吃员让你尝刚出炉的牛排,重点不是味道,而是勾起"家里做不出这火候"的念头。


 Ocean海洋深
 Ocean海洋深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