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道具要符合画面比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摆背景时只顾着挑好看的物件,却忽略了与主体的比例关系,比如拍静物美食时,若用直径30cm的餐盘当主体,却搭配巴掌大的装饰树叶,远看就像盘子里粘了片枯叶,去年给甜品店拍摄时,店主坚持要用迷你马卡龙做前景,结果成片里马卡龙小得连花纹都看不清,正确的做法是:先确定主体大小,再选择占画面1/3左右的背景道具,像用大号尤加利叶衬托咖啡杯,枝叶的延伸感刚好能填满画面空白。
色彩过渡要制造呼吸感
见过太多把背景堆砌成调色盘的失败案例,有位学员用红丝绒布配荧光绿卡片拍口红,成品像打翻的颜料罐,其实背景色与主体要有"呼吸距离"——要么同色系渐变(比如深棕到浅咖的木质背景拍黄铜器物),要么用中性色缓冲(灰色水泥板搭配彩色文具),最近拍一组陶瓷餐具时,先用藏青亚麻布打底,再叠放半透明白纱,釉色在若隐若现的层次中反而更鲜亮,背景不是来抢戏的配角。
虚实搭配要控制景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有人抱怨背景虚化不够"高级",问题往往出在距离把控,上周帮朋友拍手作皮包,他把背景板紧贴着产品放,即使用f/1.8光圈也虚化不彻底,后来把复古窗框背景往后挪了1.5米,瞬间出现柔美的光斑效果,但要注意:拍微距时反而需要背景贴近主体,比如拍珠宝用磨砂板紧贴产品,才能让金属反光均匀扩散,关键要明白:想突出质感就缩小物距,要制造空间感就拉大背景距离。
光影方向要配合主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背景布光失误会让整个画面"精神分裂",有次探店看到主灯从左侧打向蛋糕,背景光却从右上方来,蛋糕影子与背景光影完全错位,正确做法是让背景光成为主光的延伸:左侧主光拍人像时,背景纸的渐变阴影也应由左至右变淡,拍金属产品时更讲究,我在工作室常先用柔光箱打亮背景板,再通过反射光勾勒产品边缘,这样背景和主体的光影语言才能统一,试想如果夕阳人像的背景云彩却是正午亮度,该多违和?
特殊材质要预防穿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反光材质的背景板经常让摄影师栽跟头,去年用亚克力板拍化妆品,没注意到板子边缘反射了支架,修图时不得不把边缘全裁掉,现在会提前做"指纹测试"——用手在背景板不同角度晃动,观察取景器里是否出现异常反光,拍服装时更要当心,曾经有张毛衣大片因为背景植绒布掉毛,修图师花了三小时处理漂浮的纤维,建议拍摄前用胶辊滚压布料,镜面类背景则要确保环境无杂色物体干扰。


 FireflyDance
 FireflyDanc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