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打灯的方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角度决定画面层次
为什么同样的模特,专业摄影师拍出来五官更立体?关键在于主光的角度,以45度侧光为例,当灯光位于人物左前方45度,鼻梁会投下自然的阴影,下颌线条也会被强化,但要注意,如果模特颧骨较高,这个角度可能让阴影过重——这时候不妨试试将灯位提高到60度,让光线稍微“浇灌”整个面部,就像清晨阳光斜照在窗台上的效果。
柔光工具是氛围开关
硬光直打和柔光散射的区别,就像直接喝浓缩咖啡与加奶泡的拿铁,拍摄化妆品时,我常用硫酸纸做成“柔光隧道”,让光线经过多次折射后包裹产品,但遇到需要表现金属质感的手表,反而要撤掉柔光箱,用标准罩制造锐利的高光点,柔光面积越大,影子越淡;光源距离越近,过渡越柔和。
背景光要会“做减法”
新手常犯的错误是把所有灯都对准主体,其实分离主体与背景的秘诀,往往在于背景光的克制,拍摄深色绒布上的珠宝时,我会在模特后方3米处放置低功率的轮廓光,只照亮背景的局部——就像剧院追光灯,让观众的视线自然聚焦,如果背景出现难看的光斑,试着在灯前加装蜂巢罩,这种“光线漏斗”能精准控制照射范围。
反光板是隐形的第二盏灯
外景拍摄遇到顶光怎么办?银色反光板从地面向上反射,能神奇地消除眼窝阴影,但要注意反射角度:太正对着人脸会变成“僵尸光”,稍微侧偏15度才能模拟自然光效,上次拍白色连衣裙,我甚至用泡沫板当临时反光物,它带来的漫反射就像雪地里的补光,比金属反光板更微妙。
实战中的灯光辩证法
布光没有标准答案,拍摄老人肖像时,我故意保留部分皱纹阴影来表现沧桑感;但给年轻人拍求职照,则要用蝴蝶光消除法令纹,有次遇到玻璃展柜反光难题,最终解决方案竟是关掉所有灯,只用一支手电筒从侧面打漫射光——有时候做减法,反而能破解复杂的光线困局。


 Warm温暖光
 Warm温暖光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