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和摄像都依赖光线但处理方式不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按下快门时,摄影师像在捕捉瞬间的琥珀——单张照片必须精准控制光圈、快门和ISO的三角关系,比如拍摄逆光人像时,可能需要反光板补光或开启HDR模式,而摄像师更像在编织光线的河流,24帧/秒的连续画面要求恒定曝光,我曾拍婚礼时遇到突发阴雨,照片能靠闪光灯硬扛,视频却不得不调整ND滤镜避免画面忽明忽暗,这就像煮汤时照片是撒把盐就能出锅,视频得全程盯着火候。
静态构图与动态运镜的思维差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城市风光时,摄影师会花20分钟等云层移动到黄金分割位置,但摄像师得考虑云朵飘动的轨迹是否连贯,有次在故宫拍纪录片,固定机位拍摄红墙上的光影很美,换成滑轨移动时却发现柱子不断"切割"画面,这好比写书法时,摄影是追求单字的力道,摄像要考虑整行字的行气贯通,您是否遇到过平移镜头时背景突然冒出干扰物的情况?这时候就得重新设计走位或切换景别。
存储卡里的空间争夺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RAW格式单张照片50MB看似吓人,但比起4K视频每分钟3GB的吞噬速度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去年在高原拍摄时,我带了128GB卡以为绰绰有余,结果视频素材两小时就报警,照片还能边拍边删,视频却像泼出去的水——删掉任何一段都可能破坏叙事链条,建议双机拍摄的朋友准备至少三倍于预期的存储空间,毕竟关键时刻"内存不足"的提示比没带备用电池更致命。
后期处理的时空维度较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Lightroom里调色就像给油画局部上釉,而达芬奇调色则像在操控流水线上的汽车——每帧都得保持一致性,有次修图时我把晚霞调成紫色很有艺术感,但同样的预设套用到视频上,云彩颜色跳动得像迪厅灯球,照片可以任性做九宫格拼图,视频却要谨慎处理转场节奏,您知道为什么电影调色师要戴校准监视器吗?因为人眼对动态画面的色差容忍度比静态低得多。
设备选择的重量级博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微单相机轻便适合街头摄影,但挂上稳定器、麦克风、跟焦器拍视频时,整套设备比单反还沉,我在敦煌拍延时摄影时,三脚架能扛住7级风,换成拍移动延时却需要价值万元的电动滑轨,这就像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区别——看似都能代步,但长途负重时才知道哪种工具真正省力,您猜为什么专业视频团队宁愿用笨重的电影机?因为散热设计能避免4K拍摄时的过热关机。


 Charm魅力者
 Charm魅力者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