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作品

介绍学校摄影社团的活动内容,校园光影,摄影社团活动全记录

社团每周组织外拍实践课每周六清晨,成员们会带着相机在校园西门集合,这可不是普通的打卡活动——上周我们特意选在雨后拍摄,潮湿的沥青路面像块天然反光板,把银杏叶的倒…

社团每周组织外拍实践课

社团每周组织外拍实践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每周六清晨,成员们会带着相机在校园西门集合,这可不是普通的打卡活动——上周我们特意选在雨后拍摄,潮湿的沥青路面像块天然反光板,把银杏叶的倒影拉得老长,老张端着70-200mm镜头蹲在路边,突然招呼大家:"快看排水沟!"原来积水里卡着片枫叶,逆光下叶脉透得像血管,这种意外发现正是外拍课的精髓,比教科书上的"三分法构图"生动十倍。

暗房冲洗体验传统摄影工艺

暗房冲洗体验传统摄影工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数码相机按下快门就能看效果?我们偏要反着来,地下室的暗房总飘着醋酸味,红色安全灯下,新手常把显影液和定影液搞混,上个月小王把整卷胶卷泡错了药水,底片上人影糊得像融化的蜡烛,反而被指导老师装裱起来当教材:"看,这就是化学反应的时间魔法。"现在社团还保留着用咖啡和维生素C自配显影液的野路子,成本不到市售品的十分之一。

每月主题展激发创作思路

每月主题展激发创作思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食堂窗口"这种命题作业最初遭人嫌弃,直到小李交上来一组《铁勺的反光》:不锈钢勺面上扭曲的厨师面孔,油渍在特写下竟像星空,评委老师当场推翻原定主题,临时加设"非常规视角奖",现在每月布展前总有人嘀咕"这次不会又被打脸吧",但正是这种压力让成员们开始观察消防栓的锈迹、监控摄像头的仰角——原来好照片都藏在眼皮底下三公分。

器材拆解课破除设备迷信

器材拆解课破除设备迷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隔壁社团炫耀两万块的镜头时,我们正用螺丝刀拆解一台三十年前的老海鸥,齿轮结构的快门组让现代电子机身显得像快餐,机械调焦环的阻尼感比电动车对焦马达更有"摄影的实感",最受欢迎的环节是"故障创作":故意晃动胶片制造漏光,或是用透明胶带贴住传感器拍出油画效果,去年毕业展上那组用摔坏的镜头拍的《失焦城市》,现在还在教学楼走廊挂着呢。

跨学科拍摄拓展题材边界

生物实验室的显微镜怎么就不能是摄影器材?上季度我们蹭了节细胞观察课,结果拍出的染色洋葱表皮在投影仪上放大后,活脱脱是抽象派油画,这种玩法需要脸皮够厚——比如缠着体育老师允许在跳高垫旁架三脚架,或是说服园艺社大叔保留那株被虫蛀得千疮百孔的月季,最近校刊编辑都开始主动约稿:"你们拍的化学试剂结晶,比网红滤镜带劲多了。"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