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决定了画面的情绪基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清晨拍人像总比正午好看?关键在于光线的角度和质感,侧光会在面部投下自然的阴影,而正午的顶光则容易产生难看的鼻影,尝试在下午四点用逆光拍摄,发丝会被镀上金边,但要注意用反光板补亮面部——这就是控制光比的实际应用,就像炒菜需要掌握火候,过强的光线如同大火爆炒,容易丢失细节。
构图需要制造视觉悬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把主体放在正中央时,观众看一眼就会离开,试试三分法:将地平线压在上1/3处,留出更多地面纹理;或让奔跑的宠物占据左下交叉点,留出向右的运动空间,某次拍古镇时,我故意让前景的灯笼遮住1/4画面,后方模糊的行人才成为探索的焦点,这就像说书人讲到关键处突然停下,观众自然想继续看下去。
快门速度是时间的雕刻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瀑布该用1/1000秒还是1/4秒?前者凝固的水珠像玻璃渣,后者绵密的水流如丝绸,但手持拍摄慢门总会模糊,这时可以找栏杆做支撑,或者调高ISO牺牲画质换取稳定,记得拍孩子吹泡泡时,我用1/500秒定格了泡泡破裂的瞬间,而改用1/60秒后,飞溅的水膜变成了飘逸的薄纱。
色彩搭配要服从主题表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冷色调适合拍废墟?青蓝色调自带疏离感,但若加入橙色的警示牌,画面立即产生戏剧冲突,拍樱花时我犯过错:穿着粉色衣服的模特完全融进花海,换成藏青色外套后,人物顿时跳了出来,这就像煮火锅时,红汤里涮白菜才能看清生熟,全放红辣椒反而什么都看不见。
景深控制引导观众视线
F1.8的大光圈不是万能钥匙,拍美食特写时,前虚后虚的"奶油感"反而让人找不到主体,有次拍多层蛋糕,收小到F4才让每层糖霜都清晰,但拍街头时,用F2.8虚化杂乱的背景,使卖气球的老人成为绝对主角,这就像我们看戏时,聚光灯打在哪里,注意力就跟到哪里。


 Lucky幸运儿
 Lucky幸运儿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