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江欣教你认识小米手机的摄影界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刚拿到小米手机时,很多人会被专业模式里密密麻麻的参数吓退,其实就像学做菜要先认识灶台一样,先找到三个关键按钮:左上角的滤镜图标能快速切换风格,中间的快门键长按能连拍,右下角的“更多”里藏着手动对焦和曝光补偿,比如拍逆光人像时,别急着抱怨脸太黑——下拉小太阳图标提高曝光,画面立刻通透起来。
为什么你拍的夜景总像抹了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深夜拍路灯经常得到一团光晕,这其实是手机在暗光下拼命拉高ISO导致的,小米的夜景模式会连续拍摄多张照片合成,但手持不稳反而会让算法“算糊涂”,试试把手机靠在栏杆上,用音量键当快门;或者打开专业模式,手动把ISO压到400以下,夜晚的光线不是敌人,那些朦胧的霓虹倒影反而能成为故事感的帮手。
给宠物拍照需要读懂它们的眼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家里窜来窜去的猫,用普通模式追焦就像用筷子夹跳跳糖,这时候要祭出小米的“超级防抖”功能——它本质上是通过裁切画面换取稳定性,蹲下来和宠物保持平视,长按屏幕锁定对焦框,等它们歪头看你时连拍二十张,别心疼存储空间,最后能用的那张必定是爪子按在你脸上时,瞳孔里还映着窗光的瞬间。
早餐照片如何拍出高级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咖啡拉花总像外卖宣传图?问题出在“太想展现全部”,把小米手机切换到人像模式,虽然它是为拍脸设计的,但虚化算法对付餐盘同样有效,让阳光从左侧45度斜射过来,故意让焦外的那片吐司模糊成色块,有人问为什么不用食物模式?那个预设饱和度太高,拍牛油果会绿得像塑料玩具。
旅行时让风景照摆脱游客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景点打开广角镜头拍全景,结果照片里全是后脑勺?小米手机的长焦镜头才是秘密武器,站到两百米外,用3倍变焦框住屋檐一角,让琉璃瓦和现代玻璃幕墙形成碰撞,遇到阴天也别慌,调出黑白滤镜强调云层纹理,反而比晴天的标准糖水片更有记忆点,游客照和风光大片之间,只隔着一道有意识的取景框。


 忆起江南水乡
 忆起江南水乡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