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法构图让画面呼吸更顺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想象把取景框横竖各划两条等分线,形成九宫格,把主体放在任意交叉点上,比如拍摄落日时把太阳放在右上交叉点,留出左侧天空和下方水面,这种偏离中心的摆放,比死板的正中构图多了动态感,为什么人眼会觉得舒服?因为画面有了"喘息空间",就像我们聊天时不会紧贴着对方的脸说话。
引导线构图牵着观众眼睛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公路、河流或栏杆都能成为天然引导线,去年在古镇拍片时,发现青石板路的缝隙线条全部指向远处灯笼,立刻蹲低用广角镜头强化这个趋势,线条不必是直线——弯曲的小径更有探索趣味,但要当心杂乱的树枝破坏线条走向,这和煮面时得把面条理顺是一个道理。
框架式构图给画面装上天然相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透过拱门拍教堂,用树枝间隙拍月亮,这类构图能制造"偷窥感",上周在工地发现生锈的铁管切口正好框住晚霞,马上用手机拍下,不过要注意框架与主体的明暗对比,太相似的色调会让框架消失,就像把白杯子放在白桌子上。
对称构图满足人类的秩序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倒影是最现成的对称素材,雨后地面积水能化腐朽为神奇,但完全对称容易呆板,可以学苏州园林的"不对称对称"——主体对称的同时,在角落安排个小元素破局,上次拍玻璃幕墙时,故意让左下角闯入一只飞鸟,死板的镜像立刻活了。
负空间构图用空白说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面积留白不是浪费画面,孤零零的热气球在蓝天中反而更有冲击力,关键要控制主体与空白的比例,就像煮汤时水和料的比例,雪地里单独的行人,雾中朦胧的灯塔,这类画面考验的是拍摄者"做减法"的勇气。


 Hope希望羽
 Hope希望羽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