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工作室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塑造人物轮廓的秘诀
很多人以为打亮整张脸就是好光线,其实暗部才是灵魂,侧逆光从模特右后方45度打来时,你会发现左脸颊自然形成三角光区——这个由鼻影和颧骨阴影构成的明暗交界线,能让平面影像瞬间立体,记得那次给舞蹈演员拍宣传照,用200W常亮灯加格栅罩控制光域,当光束刚好掠过她扬起的下巴时,锁骨处的阴影就像水墨画的皴擦,把天鹅颈的线条勾勒得淋漓尽致。
背景布褶皱暗藏玄机
看到别人工作室的绒布背景总像丝绸般平整?别急着买蒸汽熨斗,故意保留的波浪形褶皱反而是天然反光板,深灰色背景布上那些起伏的纹路,在拍摄暗调肖像时会形成微妙的漫反射,上周拍银饰静物时,我把揉皱的黑色植绒布抖开却不展平,结果戒指上的凿刻纹理在褶皱形成的明暗过渡中,呈现出肉眼难见的金属质感。
三脚架云台决定画面呼吸感
球形云台锁紧时咔嗒一声确实解压,但拍美食静物你会后悔,试试三维齿轮云台,那0.5度的微调刻度能让餐刀反光的切割线刚好落在面包焦痕上,有次拍摄熔岩蛋糕,当我把相机俯仰角度调到7度时,巧克力浆的流动轨迹突然有了巴赫赋格的韵律感——原来云台上不起眼的刻度盘,才是控制画面节奏的隐形指挥家。
道具摆放制造空间魔术
总抱怨工作室太小?试着把玻璃茶几斜45度角摆放,这个被老摄影师称为"钻石切割"的摆法,能让20平的空间拍出60平的纵深感,去年拍复古手表时,我把欧式镜面托盘斜跨画面对角线,镜面反射的窗户倒影不仅拓展了空间,还让表盘上的罗马数字与虚影形成了时空对话,道具的棱角永远要指向画面黄金分割点,就像台球高手打反弹球时计算的入射角。
反光板角度需要叛逆精神
银面反光板不是用来补亮阴影的?试试让它对着天花板,当顶光照射模特导致眼窝发黑时,把120cm的反光板竖在地面却朝向屋顶,反射的漫射光会像潜水时的水面波光,温柔地填满面部凹陷,有次拍摄白发老人,这种"非常规弹道"的反光方式,让他银发里的每丝光泽都像被晨露唤醒的蛛网,远比直接补光更有生命力。


 Angel天使心
 Angel天使心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