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法构图适合拍摄风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面对开阔的湖面或绵延的山脉时,把地平线硬生生怼在画面正中央,往往会显得呆板,试试将画面横竖各分成三等份,让地平线落在下方1/3线上,留出更多空间给晚霞或晨雾,去年在青海湖拍日出时,我把藏式经幡放在右侧交叉点,既平衡了空旷感,又让飘扬的经幡与太阳形成动态呼应。
引导线构图能强化视觉纵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废弃铁轨、蜿蜒的楼梯扶手这些看似普通的场景,其实是天然的视觉向导,去年在重庆拍轻轨穿楼时,故意蹲低用栏杆作为引导线,观众视线会不由自主追着线条滑向穿楼的列车,但要注意引导线别太杂乱——有次拍菜市场顶棚的钢管结构,结果五颜六色的遮阳布把引导线切得支离破碎。
框架式构图让主体脱颖而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老房子的雕花门框、汽车后视镜,甚至是徒手比划的"取景框",都能变成天然画框,在宏村拍马头墙时,我特意透过半月形门洞取景,白墙黑瓦顿时像被装进古典册页,不过要当心框架喧宾夺主,上次用梧桐树洞做框架拍故宫角楼,结果逆光下的树叶影子糊成一片,反而淹没了主体。
对称构图适合表现仪式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婚礼现场的拱门、博物馆的旋转楼梯,这些自带对称属性的场景,不用对称构图简直暴殄天物,但完全机械的对称容易死板,去年拍寺庙法会时,我让左侧僧人手持的转经筒微微扬起,打破绝对对称的同时保留了庄严感,反观有次拍商场玻璃穹顶,过分追求对称导致画面像几何习题般无趣。
留白构图营造意境空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雪地里的一行脚印,或是黄昏中的孤舟,大面积的留白反而能讲故事,在奈良拍鹿群时,我刻意让画面2/3都是飘雪的天空,一只低头吃草的鹿反而成了视觉焦点,但留白不是随便留——有次在沙漠拍骆驼,过于均匀的沙丘留白让画面像没对好焦的废片。


 MountainPeakAdventure
 MountainPeakAdventur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