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作品

相机的logo,相机品牌标志设计解析与创意灵感

相机的logo镜头光圈控制进光量为什么在阴天拍摄时照片容易发灰?问题往往出在光圈设置上,以F2.8大光圈拍摄晨雾中的芦苇,背景虚化如融化在水彩画里;但若在正午强…

相机的logo

相机的logo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镜头光圈控制进光量

为什么在阴天拍摄时照片容易发灰?问题往往出在光圈设置上,以F2.8大光圈拍摄晨雾中的芦苇,背景虚化如融化在水彩画里;但若在正午强光下仍用大光圈,照片就会像被漂白过,有次拍摄古镇屋檐时,发现F8的光圈能让瓦当纹路和云层细节同时清晰——这就像调节水龙头,水流太大(光圈过大)会冲走泥沙中的金粒,水流太小(光圈过小)又淘不出金砂。

快门速度冻结动态瞬间

拍摄街头飞驰的自行车时,1/1000秒快门能清晰捕捉到轮胎辐条,但画面会僵硬得像标本,有次尝试用1/125秒追拍骑行中的邮差,车轮模糊的轨迹反而让照片有了风的气息,这如同用筷子夹活鱼,太快会掐灭生机,太慢又留不住踪影,遇到雨夜车流,你会选择用三脚架固定30秒长曝光,还是手持相机挑战1/30秒的临界值?

ISO感光度是把双刃剑

在老茶馆拍摄木窗格的光影时,ISO800会让木纹出现噪点,像撒了把芝麻;但若强行用ISO100,手抖又会把窗棂拍成虚影,有次在博物馆禁用闪光灯的环境里,发现ISO1600配合F4光圈,能让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在噪点中浮现,这就像熬汤时火候,小火慢炖(低ISO)虽纯净但易糊锅,猛火快炒(高ISO)能救急却难免焦苦。

白平衡决定色彩情绪

清晨六点的雪地若用自动白平衡,会拍出令人沮丧的蓝调,有次手动设置5500K色温后,雪粒突然泛起粉橘色——那是朝阳在相纸上苏醒的过程,拍摄夜市烧烤摊时,故意保留钨丝灯模式下的橙黄光晕,比后期调色更有人间烟火气,试想拍摄婚礼现场,你会选择让白纱呈现冷峻的纯白,还是允许它染上一点烛光的暖黄?

取景框是构图的手术刀

为什么同样的九宫格构图,有人拍出呆板的证件照,有人却能创造视觉韵律?在茶园拍摄采茶女时,将人物放在右下交叉点,留出左上方的云雾,画面就有了呼吸感,有次俯拍天井,故意让屋檐切割画面形成天然画框,雨滴在框外模糊成珠帘,这如同书法中的留白,裁切掉多余的部分,剩下的才会开始说话。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