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者如何用肢体语言放大荣誉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获奖者僵直地捧着奖状时,画面就像被压扁的易拉罐——能量全闷在里面,试试将奖杯举到与锁骨平齐,肘关节呈90度弯曲,这个角度能让奖杯在镜头前完整展示,又不会遮挡面部表情,曾有摄影师让获奖者反复做举哑铃动作,直到找到肌肉记忆中最舒展的姿态,这种"动态定格"法比摆拍更自然,为什么颁奖礼常出现奖杯挡脸的失误?往往因为被摄者过度关注奖杯而忘了镜头透视关系。
多人领奖时怎样避免变成集体罚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看到颁奖台上挤满人却站成军训队列,这种照片总让人想起超市货架上的罐头,建议采用"葡萄串构图法":以最高奖项获得者为中心,其他人呈15度斜角错落站立,后排人员可稍微垫脚或侧身,某次校运会上,摄影师让冠军队伍模仿保龄球瓶的倒三角站位,最后成片居然在构图上呼应了奖杯的流线造型,当人数超过五个时,试试让人群自然形成高低起伏的波浪线。
奖状与面部光线的博弈法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反光的奖状经常在脸上投下诡异光斑,这就像举着块会发光的煎饼,解决方法是用手腕翻转30度,让奖状平面与主光源形成夹角,某次社区颁奖中,摄影师发现用哑光喷雾处理过的奖状反而能形成柔和的漫反射,这种土办法比专业柔光箱更有效,试问:为什么室内拍摄时,奖状总比人脸亮两档曝光?因为多数人习惯正对光源直举,其实稍微侧转就能平衡明暗。
动态领奖瞬间的抓拍秘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真实的欢呼比摆拍的微笑珍贵十倍,但模糊的手臂残影常毁掉好照片,将快门速度设为1/500秒以上,同时让被摄者做"延迟爆发"动作——先定格0.5秒再跳跃,某篮球赛颁奖时,摄影师要求球员在听到三声倒数后才抛起奖牌,结果抓拍到奖牌悬浮在空中的完美瞬间,有没有发现,自然状态下人们接到奖杯的0.3秒后才会露出真实笑容?这才是该按下快门的魔法时刻。
特殊奖品的创意展示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奖品是锦旗这类软质物品时,很多人会扯出晾被单的尴尬姿势,不如试试"瀑布展示法":双手捏住锦旗顶端任其自然下垂,形成有生命力的褶皱线条,某次环保颁奖中,获奖者将回收材料制作的奖牌顶在头上,反而成就了年度最佳新闻图片,思考下:为什么捧着超大支票拍照总像房地产广告?因为忽略了道具与人物的比例关系,其实侧身环抱的姿势更能体现真实喜悦。


 月影陪伴孤独
 月影陪伴孤独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